中国资产泡沫问题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图)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6年08月12日讯】多重因素加剧了楼市资产泡沫问题,治标不治本不是长治久安之道,如何避免泡沫一磋即破,应从货币、资金入手釜底抽薪,才能真正抑制地价过快上扬。

上海证券报发表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文章表示,大城市房价、地价去年以来逆势飚涨,其泡沫化倾向已使房地产成为资产泡沫最严重的领域。

李宇嘉撰文指出,楼市资产泡沫化加剧有四个因素,第一,货币取代人口,成为楼市资产泡沫化的首要因素,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7.53万亿,同比多增近万亿,刷新2009年创下的半年新增贷款历史纪录。地方政府调控不力是楼市资产泡沫化的第二个因素。地方政府调控不力,背后的原因是,去年以来工业总产值、增加值近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营改增”等减税又压缩了地方财源,而“去产能”和积极财政政策下地方支出太多,收支缺口扩大。购房“加杠杆”是楼市资产泡沫化的第三个因素。居民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很强烈,通胀预期下储蓄明显缩水,未来不确定性支出、养老支出增加,储蓄养老演变为“买房养老”。房企助推是楼市资产泡沫化的第四个因素。房企敢于赌“面粉贵过面包”的地王,就在于打造豪宅的运营模式。

既然楼市资产泡沫问题迫在眉睫,多重因素加剧了楼市资产泡沫问题,治标不治本不是长治久安之道,如何避免泡沫一磋即破,《中国经济周刊》发表特约评论员葛丰文章认为应釜底抽薪,才能真正抑制地价过快上扬。

葛丰文章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尤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地王”频出,土地价格,尤其是重点城市土地价格一路狂飚令人骇异。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300个城市宅地成交楼面均价同比涨幅高达53.8%,其中宅地出让金超过100亿元的22个城市,宅地成交楼面均价同比涨幅更是高达85.8%。

不少地区对此事态已重拾紧缩政策,但这些基本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调控,起码在抑制地价这一点上见效甚微。其几乎注定的事倍功半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房地产市场表现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在“宽货币”与“资产荒”双重叠加背景下,重点城市住宅类地产价格在资金推动下加速上行势在难免。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要真正有效地抑制地价过快上涨,就必须追根溯源从资金面入手,扭转房企事实上的预算软约束,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抓手,就是要在融资这个房地产与金融联结的中枢环节,让那些动辄豪赌“地王”的企业真实感受到资金成本的压力。

证监会近期欲立法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将被禁止用于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收紧再融资审核体现出上述思路开始落至实处。在收紧股权融资基础上,下一步还应该相应收紧债务融资。因为相比前者,后者在中国金融格局中的占比要高出很多。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新增贷款达到2.93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房地产新增贷款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进一步攀升至38.9%。

但是收紧房地产债务融资是一个典型的知易行难的任务。其相比于收紧股权融资的难度主要在于:其一,当下呈现的“资产荒”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端,对于银行来说,这个问题实则呈现得更为明显,要解决起来也更为困难;其二,由于存量规模过大且资金偿付存在刚性,因此,去杠杆的过程中必须以不触发系统性风险为前提;其三,由于与房地产行业相关性过高,由此再加之房地产行业巨大的外部性,因此,这就使得这项任务除了要考虑金融安全,还必须一体考虑到稳增长、稳就业、稳财政等一系列复杂因素。

葛丰认为这些难点客观存在且理当给予充分正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持续经年未见大成,形势倒逼已不容在去杠杆问题上“盼著甘蔗两头甜”。因此要抑制资产泡沫,从货币、资金入手釜底抽薪绕不过,等不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