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称不会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看中国2016年12月11日讯】加入WTO将满十五年,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体身份的努力仍面临欧盟、日本和美国的阻力。继日本政府宣布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体后,美国政府高官也放话不会认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华尔街日报》报道援引一位美国政府高官接受采访时讲话称:
“美国不会改变中国的非市场经济体地位。中国加入WTO的协定并未要求美国和其他任何WTO成员,在2016年12月11日以后自动给予中国市场经济体地位。”
该高官说,如果对美国的这种决定不满,中国必须正式递交文件反驳,美国政府将不得不衡量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利弊。该高官预计,美国政府可能不会改变看法,“倘若中国希望获得被视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好处,必须改变自身做法,让市场在经济体内发挥决定性作用。”
报道指出,上述高官表明的是奥巴马政府的决策,不过下届美国政府可能也不会改变奥巴马政府的这一决定,因为候任总统川普(特朗普)及其过渡团队已表示计划对美国进口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
本周四川普公开表示:“中国不是市场经济体。”他当时指责中国向美国市场倾销低价商品,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说中国企业过去“不按游戏规则来”,现在他们知道要开始改变了。
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美日站到了一起
到12月11日本周日,中国加入WTO就整满15年。在欧盟和日本明确表态后,美国政府官员的上述言论意味着,中国一直力推的加入WTO15年后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努力受阻,仍然容易沦为其他WTO成员国的反倾销目标。
今年5月12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一项非立法性决议,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呼吁欧盟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当时751名投票议员之中有546人反对中国拥有市场经济地位,仅有28人对中国投支持票。
欧洲议会上述决议提到了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和对欧洲的廉价出口问题,比如对英国的廉价钢铁出口影响到英国的整个钢铁行业生存,威胁上万人的工作岗位;此外,决议还表示中国过度生产及削价出口,为欧盟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后果。
本周四,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决定延续此前立场,仍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日本将维持容易对不当倾销征收高关税的“反倾销税”机制。
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方做此决定是因为中国尚未解决国有企业等产能过剩问题,担心中国的廉价商品大量涌入,所以与持同样方针的美国与欧盟统一了步调。
本周五,针对部分WTO成员国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的做法,中国商务部表达了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等一系列中方立场,并要求WTO成员国在12月11日以后终止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的做法。
根据中国加入时签署的《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不论中国能否证明满足市场经济地位,在本周日之后,其他WTO成员国都不能继续以“替代国价格”作为参考对中国进行反倾销,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加入15年后能自动取得市场经济地位。
本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与履行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5条义务、弃用“替代国”做法是两个问题,不可混为一谈。
市场经济地位背后的贸易战硝烟
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并未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这一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影响着中国被“反倾销”成功的概率,反倾销能够成立的必要前提是:从反倾销发起国的角度来说,是该国进口商品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
在进口价格已定的前提下,如何确定“正常价值”成为成功立案的关键。非市场经济国家不能使用本国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作为“正常价值”,只能任由调查发起国选用替代国同类产品价格作为“正常价值”,因此不具备“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相对被动,其出口商品更高概率被他国成功“反倾销”。
由于WTO规则并未对“市场经济地位”做明确的定义,中国能否在加入15年后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引起了争议。中国认为期满后可以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反对方认为应根据WTO成员方的法律与程序应当认定。
在近15年来对华反倾销申诉之中,欧盟和美国的比例占一半以上,所以欧美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成为重中之重。
不过欧盟和美国并非没有让步的可能。今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在制定计划,酝酿有条件地在贸易争端中把中国视为市场经济体。
欧盟考虑设定的前提条件是有权实行美国式的反倾销税,同时中国需承诺大幅削减钢铁生产过剩。相关措施包括欧盟有权在极端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开征很高的进口关税,以及延续按照旧规则已经具备的发起反倾销案的权利。
美国商务部部长佩尼・普里茨克上周也明确表示,美国现在要改变评估中国是否实现了市场经济地位的方法条件“还不成熟”,国际贸易规则中也没有任何条款要求美国改变计算反倾销关税的方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