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为了避免伤亡,可以消耗敌方士兵的体力,瓦解他们的士气。(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欲擒故纵”是第三套攻战计中的第四计,此计原文是“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译为逼敌方无路可走,可能遭到拚命反扑;若敌方自以为逃走,丧失警惕,再不让敌方有压迫感跟踪,消耗他们的体力,瓦解士气,待他们兵力分散,再伺机歼灭。这样用兵可避免伤亡,在诚心的等待下才会有好结果。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是为了进一步的控制,故意先给对手好处,使其松懈,进而以策略将其擒获的计谋。在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在战场上如何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则视主帅之谋略了。
“欲擒故纵”史例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三国末期蜀汉,西南方夷族族长孟获,率十万族人造反。首仗,诸葛亮率兵到泸水附近,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再派军诱敌出战,结果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俘。诸葛亮心想孟获在当地威望高,若俘虏主帅又趁胜追击,定会受到顽强抵抗,反之,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南方各部族才能真正稳定。所以,诸葛亮独排众意的释放孟获与族人。
第二仗,孟获命族人拖走沪水上所有船只,据守南岸以阻止蜀军渡河,但诸葛亮早已派兵从未设防的下流渡河,并袭击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着要严惩族人,族人反而将他绑赴蜀营投降。孟获不服,诸葛亮又把他放了。第三仗,孟获使出“诈降计」,却让诸葛亮看破被抓。孟获大喊:“你杀了我,我也不服!」诸葛亮便放走他。
第四仗,孟获率领十万族人,呐喊着向蜀军营寨冲来,诸葛亮忽然下令拔营往后退,孟获立刻追上,一会儿,孟获和他手下们全跌进地下陷阱里。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第五仗,孟获躲到南边山上有毒泉水的秃龙洞,想引诱诸葛亮上山来抓他。当地人因为知道诸葛亮老是放回族人们,所以就指引诸葛亮的军队掘出冰凉香甜的泉水解渴。孟获和族人站在山头,看到诸葛亮的兵士都没事,以为他有神助,就自己窝里反,又抓了孟获来投降,不服的孟获又被诸葛亮释放。
第六仗,孟获向会使法术的木鹿大王求援,木鹿大王摇动手铃,霎时风沙满天、野兽出洞,而诸葛亮命人推出十辆木刻巨兽红轮车,一头头钉着闪亮的铁爪钢铃,肚子里都塞满了烟火弹药,诸葛亮马上下令点燃,野兽们看见口喷烟火的怪兽,吓得往回跑,孟获又被抓,他说:“你再放我,看你还能抓住我吗?」诸葛亮说:“我就再放你一回。」
第七仗,身边只剩几百个人的孟获,往东南方去求兀突骨的“藤甲兵」,他们穿了一副藤编的盔甲,弓箭射来就断、刀斧砍来就弯,诸葛亮的士兵无法进攻就慌乱的退兵,还丢下许多粮车和黑车。孟获大喜,让藤甲兵追杀。这时,山头滚下许多大石挡住进出口,又有千百枝火把由上落下,黑车中的火药都炸开来,藤甲兵怕火大败。孔明命人将孟获带到别的营帐,款待酒食。有个大将进来说:“我们丞相不好意思再见到你,命我放你回去。”诸葛亮以智慧和宽大胸怀,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利用其影响力稳住南方,也平定蜀汉的边境大患。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