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鼻祖姜太公 不战而胜 千古武圣(图)
姜尚,姜太公,是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尊为“百家宗师”。(网络图片)
姜尚(约公元前1128年-约公元前1015年),字子牙,吕氏,一名望,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姜尚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太公深知用兵之道在于吊民伐罪,惩恶扬善,用兵之略在于不战而胜,以谋取胜,所以他极为重视军事韬略,讲究不战而胜的谋略。这是说,吊民伐罪,夺取天下的策略,要在政治上争取民心,军事上求得不战而胜。因为民众是胜利之本,所以要想不战而胜,无伤而胜,就要依靠民众,与民众共甘苦、同好恶,上下同心,相互救援,如此方能攻守自如,“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壑而守”之义。
为了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姜太公十分重视“文伐”的作用。所谓“文伐”,就是“以文事伐人,不用交兵接刃而伐之也”。即用非军事手段讨伐、征服、战胜敌人。《六韬·武韬·文伐》篇中,姜太公提出了十二种“文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文伐”的内容、方法、策略、目的等。其主旨是采取各种方法,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收买、分化、瓦解、离间、麻痹、削弱敌人,转化敌我情势,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然后取而代之。以“文伐”为“武伐”准备条件,奠定基础,开辟道路。只有将“文伐”与“武伐”结合起来,方能达到战胜敌人的战略目的。所以结论是“十二节备,乃成武事。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见,乃伐之”。
其实,姜太公的“文伐”之略、之法,在灭商兴周的过程中,一贯注意运用、实施,早在“周西伯拘羑里”时,上述有的方法就已得到采用,并取得了成功。当时散宜生、南宫括等人向姜太公请教、商量救文王之策,太公献计以美女、奇物、珍宝献纣王,使之赦免文王,文王归国后,实行仁政,收归民心,以待纣之失,最终“乃遂其谋”。文王之谋,乃太公之谋。这与“文伐”和“武伐”的“十二节”中的不少内容是相同的,究其实则为姜太公一人所思所谋。
由此可见,姜太公一贯注重“文伐”“谋胜”,主张因势利导。《六韬·武韬·三疑》篇武王与太公的问对中,太公作了具体地说明。武王想建立功业,却有三种疑问:恐怕力量不足以进攻强大的敌人,不能离间敌方国君的亲信,不能瓦解敌国军民。针对武王所问,太公提出了攻强、离亲、散众的策略,即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具体措施是:因之,慎谋,用财。就是说,要因势利导,慎用计谋,使用钱财。袭击强大的敌人,必须采取各种谋略、计策,去怂恿敌人、收买敌人、离间敌人、瓦解敌人,使敌人营垒分化,骄横强暴,争夺利益,淫乐迷乱,彼此怀疑,上我圈套。我运用计谋,敌人却不了解我的真实意图;我取得了胜利,敌人却不知,这就是智谋可以产生财富,养育万民,辅佐君主“以王天下”的道理所在。
千秋功业 后人称赞
姜太公的道德功业,为后人所推崇、称颂。有人把他由人变为神,列位神仙之首,说他能呼风唤雨、使神役鬼;有人把他尊为“兵家鼻祖”;齐人称他为“天齐至尊”等等。历代文人墨客、哲人智士、兵家武士,都在诗词文论、兵书战策中,抒发情怀,对他称赞有加。他们或观太公留下的历史遗迹而抒发已志,或以太公事迹为据而引申己论,颂扬其功。
在《诗经·大明》中写道: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
驷騵彭彭,维师尚父。
时维鹰扬,凉彼武王。
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在诸多赞诗中,对姜太公一生功绩给予高度概括、评价的要算《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的《姜元帅赞》:
六韬留下成王业,妙算玄机不可穷。
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
运筹帷幄欺风后,燮理阴阳压老彭。
亘古军师为第一,声名直并泰山隆。
人们不仅重视他的著作和智能的价值,还十分尊崇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懈奋斗的精神,怀念他对正义、对文明的不懈追求;困难,他不退却,不屈服,不低头;饥饿,也不理会;沉沦,他不屈服;年高,他不服老。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毫不动摇。他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奋”的典范,他永远是中华儿女的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