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紧张症候群,除了药物治疗外,最重要的是建立病患的自信心,鼓励户外活动,让心情舒畅。(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经前紧张症候群是在月经前或是月经期间,女性的生理上或精神上,及行为上的改变称之,周期性的发作,与月经息息相关。
这种心理行为的改变,现代医学仍说不清楚,也些人甚至是荷尔蒙紊乱的关系,但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烦躁、忧郁、嗜睡、失眠、头痛、乳胀与水肿,最早在月经前10多天就可能逐渐出现,月经后就逐渐消失。诊断不是很困难,但需要与精神病或是其他的慢性病,如:肾脏病、心脏病等有所监别。
经前紧张症候群,除了药物治疗,解除症状之外,也需要精神治疗,给予病人信心,病患本身有适度的运动,这可缓解压力,疏通肝气;现代医学给予的药物,主要是镇定剂,有时加上利尿剂与维他命等等。
以中医角度谈起
中医看经前紧张症候群有经行泻泄、经行头痛、经行浮肿、经行发热、经行情治异常等方面,一病一症都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因为女性有经、孕、产、乳的特点,长期处于血不足、气偏盛的状况,经期血海由满而溢、由盈而虚,会使阴血更加不足,加上气血脏腑失调,尤其是肝脾失调,形成多种多样的症候。大多数经前紧张症候群病情轻浅,预后良好,但少部分严重的出现不寐、癫狂的症候,容易影响工作与生活。
若经前出现乳房胀硬疼痛,不能穿衣,头痛、睡眠不好、多梦、心烦易怒、悲伤欲哭等症状,是肝郁化火的症状,须要疏肝理气,可用药物有如:柴胡、当归、白芍、薄荷、青皮、夏枯草、川楝子、龙胆草等清热平肝;若月经前头晕目眩、面色潮红、失眠健忘、大便干结、潮热多汗,是肝肾已经阴虚的征象,须要调补肝肾,常用药有如;枸杞、丹皮、熟地、女贞、旱莲等等。若月经来就腹泻不止、面白浮肿、月经量少、疲乏无力,这是脾肾已经阳虚的症状,须要温补脾肾,用药有如:党参、白术、黄耆、附子、巴戟天、补骨脂等等。
疏肝柔肝是关键
从中医的眼光来看,经前紧张症候群治疗围绕着肝的问题,疏肝柔肝是治疗关键,因为症状围绕着月经而作,与血海盈亏关系密切,又肝为藏血之脏,体阴用阳,性喜调达主疏泄,若平时肝血不足,性情抑郁,若又为情所伤,肝失所养,又值阴血下注血海之时,就会郁滞肝气,产生肝阳上亢或烦躁易怒的异常行为;又五行中肝木克脾土,肝气郁滞产生木克脾土时,就容易乳胀疼痛,因此养血柔肝在经前2周就可开始服用,常用药物有如:桑葚、白芍、女贞、旱莲、玉竹、沙参、珍珠、夜交藤等,持续治疗就症状就可改善。
除了药物治疗外,精神治疗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建立病患的自信心,解除忧虑,鼓励户外活动,让心情舒畅;饮食要清淡平和,勿食辛燥温补的食品,体质虚弱的人不要吃寒凉生冷的东西,这样可以提高痊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