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离流着泪说分手?希望中国醒悟还来得及
苏州曾是中国引进外资制造业的样板城市。(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8年6月26日讯】苏州,曾是中国引进外资制造业的样板城市,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聚集地。可是这几年,从耐克、阿迪达斯、飞利浦、诺基亚到希捷,多家外资企业默默撤离这座城市。而且,内陆地区相对优厚的产业承接政策,并没有截住他们匆匆的脚步,一路向南奔赴马来、越南。
苏州仅仅是一个缩影。
今年4月,韩国三星关闭了在中国大陆唯一的网络设备生产企业——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过去几年,三星不断转移产能,在中国的用工人数减少,目前用工人数不足3,000人,而在东南亚地区的用工人数却达到了14万。
牵一发而动全身,外资的远走,形成连锁反应,可能影响上下游企业。友达关闭上海松江工厂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其重要客户三星及苹果将订单转移到南亚、东南亚。
看数据。2017年,港澳台商投资13,562亿元,比上年下降4%;外商投资11,322亿元,下降2.7%。外资萎缩愈演愈烈。
二十年前,外资企业曾是高校毕业生的荣光,可以凭本事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失业工人、贫苦农民的希望,可以凭借双手改变命运。二十年后的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流着泪说分手?
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体,撤离的决策建立在严谨的成本收益考量之上。中国不仅地价贵了,人力成本也大幅提升,低利润率的低端制造或代工业务难以生存。比如耐克、阿迪达斯,已经从made in China变成made in Vietnam。当然,这个趋势早已显现,老生常谈,无需赘言。
有上面“硬”的约束,也有下述“软”的原因。
中国目前并不缺资本,可以调配的资源充足,外资稀缺性降低。而且,税收、环保等政策都在转档调整中,总体上对外资趋严(其实只是没之前那么宽松而已)。高层也承认,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并没有被真正建构起来,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环境国民待遇等方面,仍需改进。
何况,越南、马来西亚这些东南亚国家,暗自学习中国崛起道路,大规模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吊诡的是“铁公基”多为中国投资建造),给外资更好的政策条件。三星去年在越南砸下的100亿美金的投资,占到了去年越南工业总产值的15%!
或“硬”或“软”,都是存量因素,增量因素才起决定作用。这个“增量”,可能是对未来信心的丧失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消极判断。经济预期看衰,是因为中国经济病了,脱实向虚明显,制造业已陷入空心化,外企几无多少发展空间;政治风险判断,是因为高层迫切需要外企转让标准、技术。
为什么?“三去一降一补”态度十分坚决。比如“中国制造2025”(美国在贸易摩擦中的策略,就是遏制此项战略发展!),要求提升国产化率、学习先进技术,对外资提出了比较激进的技术转移要求。
同时,这几年国有企业发展迅猛,政府财政资金较为充裕,可以支持关键产业和重要企业,与外资展开竞争,这是不公平的。
另外,2013年棱镜门事件一出,中国在部分领域实行对外资的“去化”(比如“去IOE”,即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对外企业务开展也形成了较大冲击,更影响对后续业务开展的预期。
分手快乐?不存在的。
中国经济正在爬坡换挡阶段,L型曲线延续时间不确定,国际贸易变数徒增也影响经济转型。诚然,劳动密集型企业出走是转型需要,疼也得挺着;高科技企业私奔就不一样了,这种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先是直接影响。2017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是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外资出走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而后是间接影响。经济大换血阶段,断掉营养供给,不利于机体恢复。“营养”,不只是资金,更是外企的创新能力、关键技术以及行业标准。中国很多产业标准和产业模式,都有赖于外资的导入。而且,外资出逃的示范效应,将削弱国际市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降低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客观上不利于自由贸易维护者的国际定位。
或许,当2008年中国外资政策调整时,国内的经济运行较为健康,免疫系统尚可以抵御一定冲击。时过境迁。如今,国内问题重重,外资撤离的冲击风险可能形成乘数效应,对中国经济釜底抽薪。
中国经济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可以说再见,与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外资想要来场亲密约会。但是,就目前中国经济状况来讲,自身病症尚未祛除,且全球单边主义抬头,跨国企业日子都不好过。所以,中国经济能否和外企再来一次“蜜月”,取决于能否来一场真正深刻的变革,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仅存在于政治文件之中。
对于低端劳动密集型外企,简单的在土地、税收的优惠,就有足够吸引力。可对于高端制造业、服务业,需要发达的管理能力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等,这是我们欠缺的。
希望中国醒悟还来得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