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记者在英国保守党内会议上的表现,使罗杰斯提出了一个问题。(图:视频截图)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8年10月25日讯】英国保守党官员罗杰斯不久前针对一位中国记者在其党内会议上的表现,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不是中国在其国境之外的侵犯和欺侮行为日益增长的一个表现呢?”
罗杰斯之问富有高度的代表性,事实上近些年来很多人都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人在国境之外的言行,正在强化国际社会对中国“强起来”后如何开展对外政策的担忧。
有关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处理内部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本文不准备多予评论。但它为中国记者大闹会场的言行提供了背景。
稍加提及的是,这次会议以香港问题为主题。英国人认为,他们对香港现状的关切,有历史渊源和现实合理性。
在场的中国记者舌辱罗杰斯,拳打志愿者,以致被会场外的警方拘捕,非止如此,事后有关方面不仅不反思孔姓记者言行失当,反而护短,过激反应,将事件升级为外交风波,与此前的瑞典事件如出一辙。
这是中国近些年国际形象的一个缩影——有太多性质相似的事件不断出现,不管是官员,还是记者,或者企业管理者。
它们都表明,转型和发展中的中国国民素质和国际形象,与国家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经济体的不匹配,损害了国际社会对华人的整体印象,损害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实施,进而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融入国际主流社会的努力。
“罗杰斯之问”集中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上升中的中国的深切疑虑,集中反映了中国官员、记者和拓展海外业务的企业管理者对外展示的形象与中国的外交立场的背离,集中反映了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加速演变、中外关系日渐疏离的原因。当前中国的外部困境和外部敌意,与中国人在海外展示的形象密切关联。
在国际社会疑虑眼光的观望之下,中国启动了“一带一路”,原本可能只是在中国经济下行情况下扩大海外市场的一个尝试,但对它的宣传和推广,脱离了实际;在海外的项目实施轻视国际通行规则,遵从中国式逻辑。虽然在外部压力之下,其状况已有所改观,但在其推行初期所造成的国际影响根深蒂固。
国际社会尤其是超级大国将其误认为乃是一项宏大的国际战略,潜藏了中国扩大地缘影响力、重塑国际和地区秩序乃至寻求新霸权等勃勃雄心。随着时间流逝,外界对此印象不仅未削弱,反而日渐增强,从而引发了意义深远的国际和地区局势的演变。
地区国家多对中国产生猜忌心理,关键大国对华警惕心升高,积极推动外交预应,超级大国不失时机地将自身定位为印太国家,并开动国家机器,在印度-太平洋编织一张巨网,对华政策从以建设性接触为基调转向建设性接触+遏制,在某些情况下遏制和对抗因素超过了建设性因素。“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正在迅速成型,对华新型冷战态势渐趋不可逆转。它们将逐渐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战略安全,重塑印太地区秩序,并使中国发展的外部良好环境遭到历史性破坏。
少数人在国际场合以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劲所展示的言行,表面上看,确实逞了口舌之欲,得了一时之快,但正坐实了“罗杰斯之问”,损害的却是中国的国际形象,是中国的长期利益。
对他们一番望闻问切,中国近代被列强侵略所带来的历史记忆和自卑心结,及经济快速发展后的bounder心态,可以诊断为部分中国人海外表现的病因。
在中国从第二大经济体迈向现代化面临重要发展瓶颈,更加需要有力的国际支持和良好的国际环境的时候,“罗杰斯之问”催人警醒,催人反思:美欧日就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发表联合文件,印度-太平洋国家积极响应并融入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参与到它在地区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广泛的盟友和伙伴体系正在形成,而中国是所有行动的目标。归根究底促成该局面形成的可能正是“罗杰斯之问”所蕴含的政治逻辑。
从“罗杰斯之问”,中国需要认真审视的问题是,成为超级大国和地区重要强国的主要对手,并深陷一个日益孤立的国际和地区秩序,是否能带来更大的安全感,并更好地实现自身在本世纪的发展利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