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这样吃饭?连孔子都重视的饮食礼仪(图)
一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自然对于饮食礼仪高度重视,餐桌就是他除杏坛之外的另一处课堂。(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接续〈经典!中国的哲学思想竟是“吃”出来的?〉一文。
寓教于吃:餐桌是中国人的礼仪课堂
作为儒家经典的《礼记》明确指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礼制的发端,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礼的本源。从《周礼》中我们可以看出,礼仪的推行是在王室中建立一系列等级森严,用礼仪繁琐的膳食机构,来主宰王室的饮食、祭祀、宴会等与吃紧密联系的一系列活动。主管王室饮食的职位叫“宰正”,也就是宰相的最初本义。所以后世往往称赞好宰相善于“调和鼎鼐”,依然也没有离开烹饪这头等重要的职业。
一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自然对于饮食礼仪高度重视,餐桌就是他除杏坛之外的另一处课堂。孔子把烹饪艺术同注重礼仪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通过饮食推行和贯彻下去。《论语》之外,包括他整理过的诸多古籍都记录了非常繁琐详细的餐饮礼仪。
礼仪是对他人尊敬的态度,所以准备就餐的孔子总是“席不正,不坐”,坐席和位置先摆正了才能入席。“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国君赐食物,必正了席位先尝它。国君赐腥的,必煮熟后先荐奉于祖先。国君赐活的,必养着。侍奉国君同食,在国君祭时,便先自吃饭了。
参加乡人的“乡饮酒”活动结束后,必定先让年长者出门,然后再随后走出来。“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只有内心的恭谨才能外化成庄重的礼仪。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文明进餐的礼节。《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齧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这段话的大意是讲: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这些餐桌上的文明礼仪,到我们今天有依然些还在学习和延续。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