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传数千年的新年习俗 除夕初一要做这些事!(图)


中国新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新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是迄今为止流传历史最久、流传地域最广、过节人数最多的节日,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中国新年的历史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它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

古代唐诗写道:“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对于不能回家的人来说,过年时不能与家人团聚,会有一种漂泊的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亲人要新年团聚,没有回来也要给他摆一双碗筷。在许多地方,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有鱼、肉做成的丸子以及其他象征团圆安乐的菜肴。人们在年夜饭中更看重的是亲情与团聚,这是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

中国历代新年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黄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黄历,又称皇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新年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除夕守岁

夏历中一年的最后一天是腊月三十,叫“岁除”,这天夜里叫除夕,除是除旧布新,迎接新一年的正月初一。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改年更岁,人们“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晋・周处《风土记》)。因此“守”有“除”与“迎”的双层含义,旧的一年至此夕而除,人们为了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就格外看重这一天,守岁迎新是中国黄历新年早就有的一种传统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除夕守岁的年俗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西晋周处的《风土志》说: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也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的记载,之后,守岁风俗日盛,到唐代,太宗还赋诗“守岁”: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守岁意味着辞旧迎新,让灯火将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预示着来年吉祥如意。而在古时,老年人守岁有“辞旧岁”之意,年轻人守岁是为父母或老人祈寿的重要方式。


正月初一这一天,炎黄子孙家家户户大都是男女老少欢聚一堂,黎明起,整肃衣冠,开大门,点香烛放爆竹。(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正月初一 迎神、祭祖

在传统文化中,正月初一这一天,炎黄子孙家家户户大都是男女老少欢聚一堂,黎明即起,整肃衣冠,开大门,点香烛放爆竹。

人们在鞭炮声中迎来新年,旧年回天汇报的诸神,这时又带着新的使命回到人间。为了迎接新神,各家摆起香案,虔诚祭祀。新年“进酒降神”是汉代就有的传统,民间一直沿袭下来。山东蓬莱“元旦五更设燎,陈盘案,祭赛天地,礼百神,祀先祖。灶前具香灯,谓之‘接灶’。放火炮迓岁”(康熙《蓬莱县志》),天地、百神、祖先一体礼拜。新年诸神的降临意味着年度时间重归人神共处的世界。

古时天子最重视的就是祭祀,祭祀是为了敬神,赞颂天帝的伟大,把自己在地上治理的成功归功于上天的指导、帮助和保佑。传统上民间的祭祀内容主要在于表达恭敬、感恩、反省和许愿。许愿是许诺多做善事,希望得到神的赐福。

传统的过年习俗充满了中国人敬畏天地神明、回溯传统的浓厚文化气氛。事实上这也是中华正统文化的核心所在。这种文化氛围使得古人以谦卑、知足的态度对待生活。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