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集】忠孝两全的北宋谏臣邹浩(图)
忠孝节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也是传统文化的道德准则。(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邹浩字志完,号道乡居士。是北宋晚期的名臣,为人正直,敢言直谏。宋哲宗时,宰相章惇独断专行,邹浩多次直言触怒他。后来在哲宗废孟后立刘后这件事上,邹浩又直言上书指陈其中不合理之处。被除名停职。
宋徽宗即位的第一年,起用了一批贤臣。邹浩也是其中之一。邹浩先是被任命为右正言,后来又迁左司谏。这些都是谏官之职,负责指陈朝政过失。
刚刚接到朝廷的任命时,邹浩知道自己如果担任谏官,就一定会不顾个人安危,直陈朝政过失。邹浩担心自己这样做会令父母担忧,于是极力推辞这份任命。母亲知道后,对邹浩说:“我的儿子能够忠心报国,无愧于公论,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在母亲的支持下,邹浩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后来邹浩果然无愧于公论,每遇事都能直言进谏,可谓忠孝两全。
宋徽宗虽然在初即时起用了一批贤臣,并且在贤臣的劝谏下,贬放了一些奸人,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宋徽宗改元建中靖国。北宋自神宗朝王安石变法时,朝廷上就一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支持变法,一种是反对变法。这本来只是政见上的分歧,但后来一些钻营小人也打着变法的旗号,去排斥异己,使得围绕变法的争议渐渐演变成了党争。到了宋徽宗即位初,朝廷中即有支持变法者,也有反对变法者,人们认为两方都各有利弊,应当以大公至正的态度,消除朋党之分。宋徽宗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正是这个含义。
但事实并不如希望的那样好,北宋从改元建中靖国以后,朝廷上君子去位,小人道长,以蔡京为首的一众奸臣渐渐把持朝政。
这种情况下,邹浩屡次劝谏徽宗。他引用孟子的话说:“左右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意思是天子用人时,左右大臣认为此人贤能,这还不行。要国人都说此人贤能,然后再予以考察,的确贤能,这才可用。左右大臣都说此人不可用,也不要听,国人如果都说此人不可用,那就要考察一下,的确不可用,那就不要用。邹浩用这些话来劝谏宋徽宗要多听取天下公议,而不是一味听信蔡京等人的话。
后来,邹浩因受蔡京之党的诬陷被贬。邹浩的母亲得知儿子获罪被贬,仍然深明大义的支持儿子的做法。
邹浩五十二岁时去世。去世前,有人去看望他时,所关心过问的都是国家朝政之事,从无一语是涉及私事。宋高宗即位后,赐邹浩谥号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