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飞随笔】法天象地的周代官制(图)


《三才图会》的周公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周公摄政六年时,制礼作乐。五百多年后的孔子追思周初之礼,认为夏尚忠,商尚质,周则二者兼备,成为一代典章,于是感慨说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从《周礼》一书中去复原那个文质兼备的大周,虽然尘封已久,却依然光华射目。

周礼》原名《周官》,传为周公摄政时所作,以定“六典之职”。我们或者可以称其为周代的官制,其所涉及的内容不只是政府机构,官员设置,行政职能,而是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等诸多方面。周公将社会的方方面面分为:治、教、礼、政、刑、事。分别设立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来管理相应的事物。这叫作“六典之职”。

越是往古,人们的生活状态,社会活动越是天人合一的,包括官制。从这些官制名称就可知道周人的官制是效法天地四时而制定的,至于如何效法呢,并不只在于名称叫法,而是有其相应的内涵。

比如天官。《周礼》第一部分叫天官冢宰。冢,就是大。宰,就是官。冢宰,也就是大官。有多大呢,就像上天要统理万物一样,这个大官要管理众官。众官有多少呢,天官有六十,地官有六十,春官,夏官,秋官,冬官都是各有六十(实际设置会有出入,但也差不多),所以一共是三百六十个官,而天体运行一周也正是三百六十度。大宰管理着三百六十个官,使每官各司其职,这个社会才能处于一种良性的运行。就像天体完美的运行了一周。

天官的冢宰之官,作用是辅佐君主治理邦国。地官是司徒之官,负责教化百姓。春官是礼官,叫宗伯。夏官负责政,政,就是正的意思,要正德正名以行道。所以夏官是司马,掌军权。秋官掌刑,叫司寇。冬官是司空之官,负责百工诸事。教、礼、政、刑、事虽然各有不同,都是治理邦国的方法,所以这五官又统属于天官大宰之下。

《周礼》六官都分别提到一句话叫“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这就说到了官员,政府的作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群体要有领导者,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所以上天立君于民,治理邦国。但治理邦国不能只靠君主一人,而是要有群臣的辅佐,所以要设官分职,然后才可以为百姓民众立“极”。这个“极”不是走极端的极,而是中正之意。中正就是最好的,可以做为标准的。所以,读了周礼才明白,为什么古人要有官,官的作用是什么。上法天,下为民,这才是官。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时圣明的君主或宰相在任命大官时,常常慎之又慎,唯恐不得其人了。而能够将官职私相授受的,都是道德败坏后而出现的现象。

本文留言

作者轶飞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