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禹贡——大禹治水的重要文献(图)


大禹一边治水,一边以山川为界重划九州。(手绘插画:Winnie Wang/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其中有丰富的地理史料,九州划分,山川脉络,治水始末,土田等级,贡赋多少,道途远近,华夷界域,无不包举,所以今人将《禹贡》归于地理文献。但其实《禹贡》的性质并不纯属于地理类科普文献,它更加是一段上古历史,记载的是与大禹治水直接相关的诸项功业。

1、禹别九州

据有文字可考的史料,中国至少在黄帝之世就是被划为九州。到了尧帝的时候,遭遇了一场怀山襄陵的大洪水,原九州的地貌都被改变。所以大禹一边治水,一边以山川为界重划九州,这九州按治水的先后顺序说来,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2、恢复祭祀

《舜典》有载“望秩于山川”,说的是上古之世按尊卑等级望祭山川的大礼。尧帝之世的那场洪水,氾滥江河,冲上高山,人们也不再祭祀山川。大禹治水“奠高山大川”。高山,是指嵩、岱、衡、华、恒这五岳,大川是指长江、黄河、淮水、济水这四渎。大禹确定山川的差秩等级,祭祀之礼从此恢复。

3、制九州贡法

禹别九州之后,另一项重大功业则是制九州贡法。所谓“贡赋”,自上税下叫作“赋”,从下献上叫作“贡”。赋是田赋,即田地中生长的谷物。贡物则通常是当地特产,纳贡者,可远及于四夷,而纳赋者,只在中邦,或曰诸夏。大禹将土地按品质划为上中下三等,再根据当地物产,“任其土地所有,以定贡赋之差”。

4、划分五服

大禹将四海之内,按其远近,分为五服。即以王城为中心,外五百里为甸服,再五百里为侯服,再五百里为绥服,再五百里为要服,再五百里为荒服。这五服中,甸服侯服绥服为中国,或曰中邦,或曰诸夏,要服荒服为四夷。五服之外则是夷狄戎蛮,亦即古人常说的“四海”。五服划分不仅确定华夷界域,且与贡法密切有关,不同区域贡赋要求各不相同,大抵原则为近重而远轻。如甸服离京师最近,故而五服之中,以甸服纳赋最多。

5、禹功如天

由于大禹之功,使得中国以至五服之外的南北之地,咸能与闻天子威声文教,时来朝见,可谓功加于四海。所以尧帝以玄圭赐禹。天之色为玄,以示禹功之大,成天之功也。

本文留言

作者轶飞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