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统帅蒋介石领导全中国军民赢得八年艰苦卓绝抗战的伟大胜利。(图片来源: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1937年7月卢沟桥“七七抗战”打响后,蒋介石领导全中国军民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数百万陆海空三军将士为保家卫国,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涌现出众多功勋卓著的将领。其中,蒋介石、白崇禧等十位国军将领最为优秀杰出,为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为保卫中华民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
本文列举介绍的这十位抗日名将,都是中华民国最高军事勋章“国光勋章”或国军最著名勋章“青天白日勋章”的获得者。八年抗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自始至终全程亲身参与,精忠报国,舍生忘死,克服重重困难,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参与指挥过多次抗日大会战和重大关键战役。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十大抗日名将,丰功伟绩永垂青史,万古流芳。
第一名:蒋介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多次面临被日本亡国灭种的巨大危难。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会”)委员长(中国陆海空三军最高统帅)、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和国民政府主席,比其他任何人都承担着最大的历史重任和压力苦难。蒋委员长以百折不挠的坚忍毅力,精忠报国,领导统帅全中国军民克服难以想像的重重困难,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采用白崇禧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方针,在国内组织发动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上高会战、鄂西会战、湘西会战等10万兵力以上的大型会战至少25次,重要战役1,127次,并派遣10余万中国远征军入缅跟美英盟军共同作战,终于在1945年8月赢得了抗日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此,中国跟美国、英国、苏联并列“世界四强”,中华民族赢来了近代史上最荣耀的时刻。
抗战期间,以蒋介石为首的军委会是全中国抗战的最高统帅指挥部,在全国先后划分成立了12个战区,组建抗日陆军至少320个师,105个军,40个集团军,数百万兵力,浴血抗击和牵制绝对优势的日本陆军三分之二总兵力,为世界和平作出伟大贡献。
蒋委员长是全中国抗日战略、作战指导方案和总体规划的主要策划制定者和最高领导人。全国东西南北12个战区的所有近30场大会战和大多数重要战役,以及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日的许多重要战役,蒋委员长无不殚精竭虑,对参战国军作出过大量作战指导和指示命令。
抗战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次会战,是1938年武汉会战和1937年淞沪会战,蒋委员长均亲任总指挥,组织调集参战的陆军总兵力已经分别高达110万和70万,尚不包括配合陆军作战的海空军。蒋介石指挥这两场超大规模会战,粉碎了日本企图“三月亡华”的妄想,有力遏制了日军的疯狂攻势,使抗战从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为中国坚持长期持久抗战和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卫国战争,蒋公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最大功勋和贡献,劳苦功高,厥功至伟,无人可及。没有蒋公的坚强英明领导,就没有中国抗战的最终全面胜利。
第二名:白崇禧
中国陆海空三军副参谋总长、军训部部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白崇禧是全中国抗日战略、作战指导方案和总体规划的主要策划制定者之一。抗战期间,白崇禧任军委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等要职,直接统辖督导指挥长江以南顾祝同第三战区、张发奎第四战区、余汉谋第七战区、薛岳第九战区的抗日作战。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后期,白崇禧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进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战略,蒋委员长采纳为中国抗日最高战略方针,并通令各战区执行,由此奠定八年全面抗战的胜利基础。此后,国民党的20多场大会战,以及向敌后投入100万兵力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都是根据这一战略方针策划组织进行的,给予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八年抗战期间,白崇禧参与策划、督导、指挥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晋南会战、桂南会战、三次长沙会战、两次粤北会战、冬季攻势作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1944年长沙衡阳会战、桂柳会战、1945年湘西会战,共计19场大战。其中,白崇禧亲任徐州会战(跟李宗仁共同挂帅)、武汉会战(江北战场)、桂南会战总指挥,指挥几十万国军取得中国抗日首次大捷——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日首次攻坚战大捷——昆仑关大捷,歼灭日本头号王牌第5师团“钢军”,开创国军现代化陆空联合协同作战方式。1938年武汉会战,白崇禧代生病的李宗仁指挥40万国军,与日军最精锐的第6师团等4个甲级师团浴血奋战,重创日军,获广济战役大捷。1939年,日军攻陷南昌后,军委会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主持制定湘赣作战(即“第一次长沙会战”)战略和部署,督导薛岳取得第一次长沙会战大捷;督导余汉谋取得两次粤北会战胜利。
此外,白崇禧主持军训部,掌管负责全国陆军的训练、整理和校阅考核,为陆军培养了20万军事人才,并参与空军的建设发展。在白崇禧的带头和动员督促下,广西省出动三个集团军(廖磊第21集团军、李品仙第11集团军、夏威第16集团军),总共100万精兵强将抗日,出兵人口平均比例为全国第一,共有45万广西将士英勇牺牲在沪、苏、浙、鲁、皖、鄂、豫、赣、湘、粤、滇、桂战场和缅甸战场。
八年抗日卫国,白崇禧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大功勋,为中国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杰出贡献。
第三名:何应钦
中国陆海空三军参谋总长、军政部部长、陆军总司令何应钦。
何应钦是中国抗日战略、作战指导方案和总体规划的重要策划制定者之一。他长期担任军委会军政部部长要职;1938年,接替程潜为军委会参谋总长(中国陆海空三军参谋总长),后兼任中国陆军总司令,参与指导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远征军入缅作战、缅北反攻作战、豫中会战,共计16场大会战。
1942年,蒋介石派罗卓英、杜聿明率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何应钦代表中国跟美英盟军共同制定滇缅作战战略和计划。他指导仁安羌战役,孙立人新38师救出被围之英军,获得仁安羌大捷。1944年1月,何应钦督导中国驻印军向缅北反攻作战,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等国军在缅北连战告捷。1944年,日军发动最大规模的“一号作战”,攻陷豫湘桂之后,又入侵贵州,陪都重庆危在旦夕。蒋介石命何应钦任总指挥,汤恩伯任前敌总指挥,指挥国军克三合和独山,粉碎了日军企图再进攻重庆的阴谋,国府大本营转危为安。1945年,何应钦亲任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和桂柳反攻作战总指挥,指挥王耀武、汤恩伯、张发奎等方面军连战连捷,成功光复湘桂两省。
何应钦还4次亲任大战总指挥,指挥1933年长城抗战,独山保卫战,1945年湘西会战、桂柳反攻作战,获得3次抗日大捷,指挥国军屡次重创日军。此外,人称“国军大管家”的何应钦,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掌管主持军委会工作任务最繁重庞大的军政部,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国军作战提供重要的军队编组、整训、兵员配备、武器装备、军工生产、军需后勤供应和支援保障,为中华民族和抗战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突出贡献。
第四名:薛岳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1937年淞沪会战,在前敌总指挥陈诚的指挥下,薛岳率第19集团军浴血抗击日军。1938年5月,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任兰封会战总指挥,薛岳指挥12个师的国军抗击日军。武汉会战,薛岳任江南战场第一兵团总司令,指挥第一兵团国军重创日军第106师团,获得“万家岭大捷”。此后,薛岳接替陈诚,晋升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担任会战总指挥,指挥南昌会战和四次长沙会战,取得第一次长沙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大捷。尤其是1942年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采用跟张发奎等人合创的“天炉战法”,指挥30个师30万国军歼敌3万余人(《顾祝同回忆录》),获得空前大捷,被日军称为“长沙之虎”。这是1941年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后,盟军所获得的首场抗日大胜,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赞誉。1944年,薛岳指挥第九战区国军进行第四次长沙会战(长沙衡阳会战)。
八年抗战,薛岳指挥集团军以上规模的抗日大战多达8场,其中5次担任南昌、长沙大会战的总指挥,指挥国军屡次重创敌军,3次获大捷,尤其两次长沙会战大捷和万家岭大捷蛮声中外,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第五名:李宗仁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八年抗战,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0次担任大会战或重要战役总指挥,指挥徐州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等大战,屡次重创日军,获得8次大战胜利,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1938年1~5月,李宗仁跟白崇禧共同挂帅,以“运动战结合游击战”,指挥国军诱敌深入,在徐州会战中歼灭日军约2万人,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狂言,赢得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大捷——台儿庄大捷。这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第一次战败,一扫上海、南京、太原沦陷后的阴霾和悲观情绪,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心。
武汉会战后,在1939年~1943年期间,李宗仁任会战总指挥,指挥8个集团军至少22个军,跟日军展开随枣会战、枣宜会战、鄂中作战、豫南会战、皖东反扫荡作战、鄂北作战、策应长沙会战作战、大别山作战共8场大战,取得7胜1负的优异战绩(《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日记》),成功粉碎了日军自鄂进攻重庆的企图。李宗仁仅有的一次战败是1940年枣宜会战,他不愿再听“小诸葛”白崇禧的判断指导建议,结果第五战区对日军的行动作出错误判断,指挥部署失当,国军先胜后败,宜昌失陷。
第六名:陈诚
政治部部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左)。
陈诚也是中国抗日战略、作战指导方案和总体规划的策划制定者之一,3次担任大会战总指挥,参与策划指导第一次长沙会战等5次大会战,多次指挥国军重创日军,并取得鄂西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2次大捷,对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1937年淞沪会战,陈诚任会战前敌总指挥,指挥罗卓英第15集团军、薛岳第19集团军浴血抗日三个月,粉碎了日军企图“三月亡华”的阴谋。此后,陈诚出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先后兼任第九、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参与策划、指导、指挥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等大会战。1938年,陈诚任武汉会战江南战场总指挥,指挥薛岳、张发奎两大兵团、江防集团军共27个军在长江以南重创日军,薛岳兵团取得“万家岭大捷”。1939年,陈诚参与策划指导第一次长沙会战,为薛岳第九战区第一次长沙会战大捷作出重要贡献。
1943年5月,陈诚任鄂西会战(后期)总指挥,指挥方天、胡琏第18军和王耀武第74军等国军取得鄂西大捷,粉碎日军沿长江进攻的重庆的企图。此后,陈诚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在云南整训军队,并参与拟定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作战计划。后来,蒋介石调卫立煌接替陈诚为远征军司令长官,实际指挥实施远征军滇西反攻作战。1944年11月,陈诚接替何应钦为军政部部长,负责为国军作战提供重要的人员配备、军需后勤供应和支援保障。
第七名:汤恩伯
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国共日三方的史料发现,对汤恩伯的抹黑诋毁大多出自中共的造谣和歪曲。实际上,汤恩伯在抗日和剿共作战中都立下赫赫战功,他赏罚分明,厉行节俭,以清廉为立身之本。汤恩伯指挥国军多次重创日军,被日军视为蒋介石中央军在华北华中的核心主力,日酋冈村宁次称汤恩伯为蒋介石嫡系中“最骁勇善战将领”。
1937年8月,第13军军长汤恩伯任阎锡山第二战区傅作义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指挥第13军等部队,在南口血战日军头号王牌板垣第5师团18天,拚死延缓了日军攻陷华北和山西的速度。此役汤恩伯被誉为“抗日铁汉”,晋升第20军团军团长。
1938年,汤恩伯率第20军团参加徐州会战,是为中国抗日首次大捷——“台儿庄大捷”作出最大贡献的五大主力集团军(孙连仲集团军、汤恩伯军团、张自忠西北军、李宗仁、白崇禧桂军、孙震川军)之一。战后,汤恩伯晋升第31集团军总司令,率所部参加太原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中会战、湘西会战。在这8场抗日大会战中,汤恩伯部多次出任主力集团军。尤其在1941年的豫南会战中,汤部担当第五战区主力,重创日军,被华北日军视为“天字第一号大敌”,多次欲求歼灭汤部而不可得。
1944年,日军发动最大规模的“一号作战”。在豫中会战中,因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的失误,河南国军虽惨败,但在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的指挥下,汤部主力始终未被日军击溃,并突出了重围。此后,何应钦任独山保卫战总指挥,汤恩伯任前敌总指挥,指挥国军成功阻挡了日军,保卫了重庆国府大本营。1945年,汤恩伯任第三方面军总司令,又是湘西会战和桂柳反攻作战的主力之一,成功光复湖南和广西。
八年抗战,汤恩伯参与指挥集团军规模的大战多达10次,屡次重创日军,为国军获得台儿庄战役、随枣会战、豫南会战、独山保卫战、湘西会战、桂柳反攻作战共6场大战的胜利,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第八名:罗卓英
集团军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
1937年淞沪会战,罗卓英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兼第18军军长,指挥第18军和俞济时、王耀武第74军等部队以血肉之躯坚守东战场长达83天,跟日军反复争夺罗店等地,有力抗击了日军的疯狂进攻。此后,罗卓英任南京城防副司令长官,指挥第74军等部分国军保卫南京。南京沦陷后,他接替薛岳为第19集团军总司令,指挥该集团军作为主力之一,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其中,最出色的是1941年,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任上高会战总指挥,指挥王耀武第74军等10万国军,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长岩永汪以下1.5万余人,被参谋总长何应钦誉为“抗战四年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2年4月,蒋介石委派罗卓英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指挥杜聿明、郑洞国、戴安澜、孙立人、廖耀湘等1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缅甸战局恶化后,中国远征军被迫撤退。罗卓英自印度被调回重庆,与驻华美军合作,训练反攻部队。
八年抗战,罗卓英参与指挥集团军以上规模的大会战多达9次,其中1次出任大会战(上高会战)总指挥,5次出任南昌、长沙会战副总指挥,参与指挥国军赢得上高会战大捷和两次长沙会战大捷,并在多场大战中重创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第九名:孙立人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
1937年10月,孙立人团长率财政部税警总团第四团参加淞沪会战。1942年3月,孙立人出任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编第38师师长,率所部入缅参加曼德勒会战。当西线英军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时,孙立人指挥刘放吾第113团拚杀三昼夜,击退数倍于己之敌,解救出英军7000余人以及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及妇女500余人,获“仁安羌大捷”,打出了中国远征军的军威,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威望。
1942年8月,国民政府军委会成立“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负责整训和装备“中国驻印军”。新编第一军从此成立,郑洞国任军长,下辖孙立人新编第38师和廖耀湘新编第22师。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以美国史迪威将军为会战总指挥,以新一军为主力,在美英军强大的海陆空协同作战配合下,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连克于邦、胡康河谷、孟拱、孟关。8月3日,孙立人指挥新38师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孙立人晋升为新一军军长。
1944年10月,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打响,孙立人率新一军再当主力先锋,连克曼西、八莫、新维、腊戍等地。1945年1月,孙立人率新一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终于打通了对整个中国抗战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印公路,从此美国援华物资通过中印公路源源不断输入。
孙立人对抗战胜利,尤其对中国远征军两次缅甸作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他指挥以新38师为主力的新一军所部给日军王牌第18师团予毁灭性打击,战无不胜,战绩为滇缅作战国军军级部队中最出色辉煌的,被誉为“东方隆美尔”。
第十名:张自忠
英勇殉国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1933年,张自忠任西北军第29军38师师长和前线总指挥,率部参加长城喜峰口抗日,获得青天白日勋章。1937年日军占领华北后,张自忠忍辱负重,不改精忠报国之志。1938年,他加入李宗仁第五战区任第59军军长,成为徐州会战的主力军之一,率部在临沂跟日本最精锐的板垣第5师团血战7昼夜,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条件。徐州会战后,张自忠晋升为第33集团军总司令,在武汉会战、随枣会战、鄂北作战中,所部均担任战区主力集团军之一,屡克强敌。在1939年随枣会战中,张自忠指挥第33集团军反击日军,获“襄东大捷”,被当地老百姓誉为“活关公”。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在枪林弹雨中指挥作战,身负七处重伤,仍率所部官兵誓不退后,英勇战死殉国,时年49岁。
张自忠上将生前,参与指挥军级规模的大战2次,参与指挥集团军规模的大战4次,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他是中国抗战中以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50余个同盟国战死沙场的最高级将领之一。
附录:“中国十大抗日名将”评选条件
“中国十大抗日名将”理应是全中国抗日名将中的名将,精英中的最出类拔萃者,为中华民族和抗日卫国作出最大杰出贡献者。
鉴于中华民国最高军事勋章“国光勋章”和国军最著名勋章“青天白日勋章”是国民政府表彰抗日贡献和功勋的最高等级和最重要的勋章,代表国民政府对全体参战者抗日贡献和功勋的衡定表彰;而“功绩勋章”(the Legion of Merit)是美国政府授予外国人的最高等级的勋章;故入选者理应符合下列三项条件和标准:
1、获勋条件——“国光勋章”或“青天白日勋章”
最低条件是抗日功勋卓著,荣获中华民国最高军事勋章“国光勋章”或“青天白日勋章”。
依据国民政府现有的公开资料,荣膺中美英法四国顶级二战抗日勋章的中国将帅有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李宗仁四位陆军上将,其中蒋介石是全球唯一获得最多国家最高等级二战勋章的华人。
2、领导指挥战胜贡献
统帅领导指挥全中国军队取得全国抗战胜利的全国最高军事统帅;
或在所列举的近30场抗日大战(参阅《谁可入选“中国二十大抗日名将”?》)中,指挥国军至少取得一次大会战胜利或重大战役胜利的正副总指挥官;
或获得美国政府司令级以上“功绩勋章”的中国陆军、海军或空军的总指挥官;
或为大会战或重大战役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参战主力军以上指挥官。
3、参战资历和时间
1937年“七七全面抗战”打响后,所列举的近30次抗日大战至少参加过4次,并至少有4年以上时间直接参与指挥作战的军级以上指挥官。
点击延伸阅读:《七七抗战 蒋介石英勇赴前线 白崇禧岩洞见焕章》
点击延伸阅读:《谁可入选“中国二十大抗日名将”?》
点击延伸阅读:《抗战期间 中国最高统帅部和军事指挥系统(下)》
点击延伸阅读:《众志成城扭转危局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始末》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