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以听雨的意象概括了人生的流转(图片来源:Pixabay)
南宋蒋捷(1245年-1301年),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词人,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三人并列为“宋末四大家”。提及蒋捷,众人均知其《虞美人・听雨》以听雨的意象概括了人生的流转,有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浪漫,有壮年听雨客舟中的奔波,有暮年听雨僧庐下的回首。
南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在《虞美人・听雨》中,尤以僧庐下的听雨着墨最多──听雨在僧庐之下,却无法参透生命的玄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背后,分明是深情的眷恋;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每一点、每一滴都在敲打着诗人的心弦,弹奏出暗夜难眠的无奈。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失意时往往踏入佛门寻求解脱,出世之想总是承载着伤感,似乎拥抱宗教只是为了求得一时的慰籍。纵然落发为僧,剪断三千烦恼丝,却又有几人能把红尘的烦恼挡在暮鼓晨钟之外?
有禅师说:如果在听雨时生出烦恼,不妨把自己想成雨中的一滴,但这种精致的哲思真的能让人看破迷惘吗?
近年来,西方医学界人士对轮回转世做了深入的研究,催眠入定中的受试者回忆起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前世和转世之间的美妙的彼岸世界,才恍然悟到原来红尘俗世不过是一个迷离的舞台,人生不过是这舞台上的一幕幕而已。今生中与我们有缘的人们,在很多个前世就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过各种重要的角色。我们不必为鬓已星星(意谓:两鬓头发已经花白,如夜空中星星密布)也而感怀,因为尘世的人生并非真正的漫长的自我;我们更不必为悲欢离合而伤情,那只不过是舞台上按照命运的剧本展开的一个个情节。即使不在僧庐,我们也可以安祥的心境听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外,蒋捷的词风继承了苏轼、辛弃疾,而除了《虞美人・听雨》中令人赞叹难忘的“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之外,他的《一翦梅》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同样留名当时,故世人称之为“樱桃进士”。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