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2年1月31日讯】在封建时代,土地是王、领主的财产,广大的劳动者也是王和领主的财产、是土地的附属物。所以,历史上的君主(领主)割让或向功臣赏赐土地的时候,土地之上的劳动者作为土地附属物会同时转移。广大的劳动者既没有人泉也没有财产权,王和领主只需要维持他们的基本生存(温饱)、以维持其劳动能力即可。此时,广大的劳动者群体就只有最基本的食品需求、不会具有其它更高等级的消费能力,也就无法建立起工业品等更高等级的市场,当然也就无法孕育工业革命和其它经济模式。
这种市场是“无效市场”。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之后,欧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者自己将自己从王、领主的手中解放了出来,再也不是土地的附属物,每个人都拥有了基本权利,也拥有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当通过自身的努力使私有财产不断积累之后,就会产生(基本食品之外)的更高等级的需求,此时就可以孕育工业品市场,工业革命也就如火如荼地开启了,也孕育了随后的信息革命和数字技术革命。未来很可能还会孕育航空航天革命(旅游、会议、科研活动等)、火星经济等。与之相伴的就是技术的不断进步。
这种市场是“有效市场”,源于它是一块“沃土”,可以不断推动新经济活动的产生和技术进步。因此,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就没有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就没有现代社会。”
美苏争霸时代,美国主要依靠哪些优势战胜了看似强大无比的苏联红色帝国?虽然专家们认为这其中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但就个人看来,美国的“有效市场”就是其最锐利、最基础的武器,或者还可以说是唯一的武器。
先看看苏联帝国内部是什么样的市场。
苏联是依靠权力来维持社会运行的社会,为了让官僚队伍层层向上级效忠,就必须将社会财富的分配向他们倾斜,倾斜的方式主要是:
依照等级享受特权待遇;更高的薪酬水平;准许甚至纵容官僚阶层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力寻租,贪污受贿等等。
叶利钦在《我的自述》一书中描述他自己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他第一次走进自己的专属别墅时看到以下情景:“在入口处,别墅的卫士长迎接我,先向我介绍此处的服务人员——厨师、女清洁工、卫士、花匠,等等。然后,他领我转了一圈。单从外面看这个别墅,你就会被它巨大的面积所惊呆。走进屋内,只见一个50多平方米的前厅,厅里有壁炉、大理石雕塑、镶木地板、地毯、枝形吊灯、豪华家具。”“就连我这个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样的级别,都配有3个厨师、3个服务员、1个清洁工,还有1个花匠。”
从上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苏联高级干部的一切家庭生活费用——包括汽车、别墅、仆役等——由政府开支已经成为一种“制度”,生活十分奢华。
斯大林时代的高级干部阶层的一项重要特权就是特定工资制。其数额一般规定为2200-3000旧卢布,最高额可达4000-5000旧卢布,这个特定工资额后来又有增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钱袋”制度,类似奖金,用封着口的小纸袋同工资一起发放,但领取“钱袋”的人必须严格保密,否则会受到严惩。每月钱袋的金额根据职务从几百卢布到几万卢布之间。斯大林时代一个部长每月的钱袋大约为2000新卢布(新卢布与旧卢布的比例是1:10。2000新卢布在当时约合3500美元,一年约为42000美元)。
斯大林时代苏联人均GDP约为700美元,即便其一半成为国民收入,普通人的人均年收入也不过是350美元,仅仅约是部长级干部的150分之一。如果考虑到高级干部和其家庭的衣食住行都由财政负责,而普通民众要用微薄的收入维持所有的生活支出,真实的收入差距比数字反应出来的还要大的多。
无论当年的苏联还是如今的俄罗斯,其腐败现象在世界上都十分著名。过去有这么一则笑话:交警求见交通局长,“我老婆生孩子……”“补助你200卢布,行了吧?”“能不能多给点,局长同志……”“得了,干脆把限速牌给你用一天,你随便罚!”交警乐得屁颠屁颠地走了。
任何一个可以通过权力寻租进行贪腐的国家,都会放大人性之恶。人性本贪婪,当人性的贪婪被激发、放纵之后,掌握权力之人就会在各种场合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进行贪腐,竭尽全力搜刮劳动者微薄的收入,让劳动阶层陷入赤贫。所以,苏联的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多数人只能为了维持温饱而奔波,食品需求就是最主要的需求,形成的就是“无效市场”。
当美国与苏联陷入对抗的态势时,会发生什么情形?
今天人们知道,科技永远是两国或两个集团对抗的核心。虽然美国在总体的科技发展水平上领先于苏联,但苏联在很多技术上也领先于美国,尤其在军工和航天领域有自己独到的优势。
1947年,世界上的第一个晶体管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吹响了集成电路的号角。苏联也没落后多少,三年后便制造出了自己的晶体管。
1954年,苏联研制出第一架超音速战机米格—19。
195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Lepreachaun。苏联的全晶体管计算机也在6年后问世。
1956年,苏联科学院院士索伯列夫牵头,带着莫斯科国立大学的9名年轻研究员,开始研制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三进制计算机Сетунь。1958年Сетунь样机研发成功,不久后开始量产。50台投放到高校、科研院所、生产车间,广获好评:电路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耗电量更少。因为不需要使用汇编语言,维护和操作也更简便。Сетунь的订单一时如雪片般纷沓而至,其中不少还是海外订单。
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是二战结束后的首次“万国联欢”,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个展示国力的舞台,纷纷拿出看家宝贝。其中,苏联人展出一台可以由数字程序控制的机床,艳惊四座,最后被评为金奖,封冠全球。
1961年4月12日,27岁的苏联空军上尉加加林驾驶着飞船,绕地球飞了一圈。从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到把第一名活人送上天,苏联人仅仅用了三年半时间。
美国在高精尖技术上总体领先,但苏联也有自己的优势项目,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双方是你追我赶的态势。
苏联在当时继承了沙俄的遗产,拥有非常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再加上苏联的体制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就产生了很多的发明创造,就可以和美国进行科技竞争。但最终苏联却输掉了这场冷战,为什么?源于它没有“有效市场”!
从原则上来说,所有的新技术都既可以军用也可以民用,当新技术出现时,如果这个社会拥有“有效市场”,首先,发明新技术的个人或企业就可以进入这个市场(商业化)迅速地回收成本,然后又进行新的研发活动,推动技术的不断升级并创造新的发明;其次,使用新技术进行经济、军事活动的成本快速下降。
这对本国的军事发展是巨大的利好,第一,技术不断进步和新技术源源不断地诞生会极大地提升本国的军事工业发展水平,有助于在对抗中占据先机;第二,商业化降低了使用新技术的成本,在军事对抗过程中可以降低本国的财政支出,让本国财政维持在健康的轨道上,就可以和对手打“持久战”并最终通过冷战拖垮对手。
所以,经过三十多年的冷战之后(这意味着长期巨额的军费支出),苏联出现了无法控制的财政赤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只能依靠印钞弥补财政赤字,导致卢布价值失控和恶性通胀爆发,这是苏联输掉冷战并最终解体的核心原因!
里根时期最著名的计划就是星球大战计划,今天又有美国人(包括蓬佩奥)开始呼吁要与俄罗斯进行星球大战,背后的原因依旧是基于“有效市场”的优势。
星球大战完全是烧钱竞赛!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
今天,美国的卫星发射活动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商业化,发射一颗卫星的成本在50万美元以下,而其他国家的卫星发射活动还是由政府垄断控制,单颗发射成本高达数千万美元,如果进行星球大战,各国都需要建设庞大的太空设施防护自己的卫星安全并随时准备攻击(抓捕)对手的卫星,还需要建设太空母舰攻击对方的导弹发射活动和地面军事设施,这都需要大量的火箭发射(运输)活动,假设建设同样一艘太空母舰,美国或需要数百亿美元,俄罗斯很可能就需要数千甚至上万亿美元,这对本国财政的压力截然不同,美国就可以以此拖垮对手的财政导致经济体系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就可以不战而胜。
当美国开启星球大战计划时,俄罗斯可以选择避战吗?不能,在现代战争中各国对卫星等太空设施的依赖性十分严重,自己的卫星一旦被对手捕获、没有了卫星通讯之后的导弹、飞机、航母都会成为瞎子,也无法通过卫星搜集对手的动态,甚至指挥官的命令都无法及时传达,还怎么进行对抗与战争?
经常有人说,美元、军事、科技等都是美国通过冷战击败苏联红色帝国的武主要器,这些说法或许都对,但最核心的是,美国拥有“有效市场”这件武器。
未来,任何大国要想在对抗中战胜美国,就必须建立以下两点优势:
其一,建立自由的文化氛围奠定创新的土壤,让本国可以源源不断地涌现发明创造;
第二,建立比美国更有效的市场,这是战胜对手的经济基石和财政武器。
文化和体系才是一国的最核心竞争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