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3年1月13日讯】1月10日,一辆接一辆的政务车开进园区,保安小哥忙着维持现场秩序。一边还得提醒骑单车的同学,有车队,慢一点。
在保安护送下进入阿里9号馆的,是杭州市政府的领导。当天,双方签下了冰冻了3年的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二十几天前,浙江省新上任的一把手刚从北京开完经济会议。回到杭州,转头就到了阿里。会议上说了:要大力支持平台经济。
一
省府官员的造访只是前奏。
1月7日,蚂蚁集团发布公告,马云不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与马云、阿里割席而坐后,蚂蚁完成了由内而外的身心洗涤。政府实控的杭州金投成为第二大股东,蚂蚁穿上粉色的外袍。
仅在3天后的1月10日,上任一年的杭州市委书记,第一次走入蚂蚁集团展厅。当天,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协议也火速签订。憋了三年,杭州上上下下不同层级的政府,比企业更迫切地想要搞经济。
在杭州市政府签完协议的第2天,临平区也光速跟上,签下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在整改之前,杭州市政府与阿里常年保持着战略合作固定的沟通制度。联席会议每年一次,由双方的一把手出席参与。平时的合作,还是会让专门的协调推进小组来负责。
这样的合作节奏,很快就要恢复了。
从省到区,短短一个月内,阿里又成了杭州的小甜甜。领导们纷纷表态,愿意“携手共进”,会始终如一地为阿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杭州政府对阿里巴巴过去2年的总结,字里行间全是满格的赞誉:阿里有逆势增长的韧性;比拼科创的实力;疫情防控的家国情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整改中直面问题的果敢勇气。杭州会坚定不移地支持阿里,并将提供全天候的沟通、保姆式的服务,以及包容的监管。
监管和包容,两个互不属于彼此的词,组合在一起,有了新的使命。
杭州在最近拿了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支持科创金融创新,开放外资资产管理区域总部:像是为阿里和蚂蚁量身定做的。
未来科技城管委会里那块被黑布包裹的亲橙办招牌,不知道是否将重见天日。
二
杭州和阿里的战略合作关系,是从2013年开始的。从此开启了中国民营企业和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先河。
当时,阿里和政府的新型政企关系第一次被定义为:从政府角度看,是逐步从管理走向服务;从企业角度,是从专注自身的发展到融入和关注整个地区的发展。
那是阿里风头最盛的时候,净利润相当于B和T的总和。马云在黄龙体育场单膝下跪,辞任了集团CEO。
双方第一次签下的合作,确定了淘宝城、滨江园区等产业园区建设的重点。那时政府的初衷很单纯:用协议把阿里留下来。
9年合作下来,阿里在杭州留下了5个总部办公园区,还有很多业务总部和数据中心仍在建设当中。所有园区的工程加起来,超过了500万平米。光是这些楼宇建设,就能在杭州带动360亿的城市投资。后来,杭州市政府与阿里的战略合作项目超过了160个。
当时定下的五大中心产业,之后成了嵌入杭州这座城市的标签。电商之都、金之都、快递之都、跨境电商之都和云城。
敦实伟大情谊的第二次签约会议,已经是到了2019年。在会议的5天前,当时的主政者周江勇,授予了马云前所未有的个人荣誉:功勋杭州人。
同月,杭州市政府抽调了100名机关干部,进驻包括阿里在内的100家重点企业。作为政府事务代表,专门处理各类政府事务。很快,在阿里巴巴成立的20周年庆典上,马云泪流满面,将董事会主席交棒张勇,再一次急流勇退。
周主政的两年多时间里,或许称得上是杭州政府和阿里最浓情蜜意的时期。他甚至在“双十一”深夜进入阿里,穿上小二的红色战衣,庆祝当天的销售成绩。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周江勇成了杭州40年以来首位落马的市委书记。对他的通报,第一次用了:与资本勾连,支持资本无序扩张。
三
阿里与政府的关系,马云发表过难以统计的公开评价。最开始是冰冷的:政府号召的事情,我转身就跑。
从马云的经历可以看出中国民营企业与官方之间不可调和的微妙(图片来源:Elaine Thompson/Getty Images)
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年,阿里和工商总局闹得不可开交,先后9次交手。这边说着民不与官斗,一边指名单挑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司长刘红亮,控诉对方违规了,吹黑哨。这场闹剧的最后,还是政府做了妥协。但不妨碍官方喉舌《人民日报》评论:企业做大了,不能挟资本示威。
当时的阿里在政府关系上,莽撞偏执如少年。
2017年,到了联合国被问起政府给予的支持,马云明显平和了一些,变成了“只相爱不结婚”。还说:现在是我们和政府关系最好的时期。
这是马云所说的第一阶段,政府给了阿里发展的空间。因为这时候的政府,还不了解阿里,没有拿着项目凑过来。
第二阶段,政府开始接近阿里,日均过百的官员涌入阿里园区,试图理解阿里,表示要为这家企业做些什么。
最后的阶段,是给政府建议,让政府给企业解绑,留出更多的空间。前两个阶段都很顺利。
进入第三个阶段,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麦克阿瑟在他的告别演讲中说:只有死去的人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