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让他们国破家亡(图)


《淮南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图片来源: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制作)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文献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淮南子》于20世纪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译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节译本,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为读者介绍《淮南子》中《人间》篇的两则历史故事。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生中的得与失有时就在人的一念之间。不同的选择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

《人间》篇讲述了两个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三家分晋与假道伐虢。

历史事件的发生不可能是一个单一因素引发的,原因众多复杂。但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们借鉴和警醒的地方。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智伯向魏宣子索取土地,魏宣子不想给。这时任登说话了:“智伯现在正强盛着,他的威势遍及天下,他开口要土地,如果不给,这无异是替其他诸侯先承担灾难,不如给他算了。”魏宣子接着说:“如果智伯没完没了地向我们索取土地,那又该如何是好?”

任登说:“咱们魏家先给他一点土地,让智伯尝到一点甜头后,他会如法炮制继续向别的诸侯要土地的,诸侯们也只得竖起耳朵听从,但内心一定会产生怨恨的。到时我们就可和各诸侯同心协力来对付智伯了。这样一来,我们从中可获得的好处就不仅仅是我们丧失的那点东西了。”魏宣子听从了任登的话,割让了一些土地给智伯。

智伯尝到甜头后果然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不敢不给,诸侯们此时是一片恐慌。随后,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土地,赵襄子回绝了他。于是智伯就胁迫韩、魏两家攻打赵襄子,并将赵襄子围困在晋阳城中。但此时的赵、韩、魏三家已暗中联络、合谋,共同行动,在晋阳打败了智伯的军队,还擒获智伯,并将智伯把持的晋国一分为三。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智伯,荀首之子,是荀氏家族华丽的终结者,他贪婪又可悲,他的战败直接导致三家分晋的历史格局。智伯的贪婪不但让整个家族覆亡,也使晋国被瓜分。

假道伐虢是另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

荀息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但是献公不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

于是晋献公就赠送给虞国君垂棘宝璧和屈产良马,要求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虞国君看到这些宝璧和良马,有点心动,想借道给晋献公。这时宫之奇就劝谏了:“这可使不得!我们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就像车轮和辅木的关系一样,辅木紧挨在车轮外侧,而车轮就依赖着辅木的保护。虞国和虢国现在正形成一种互相依赖的态势。假若借道给晋国,那么虢国早上亡国,当天晚上我们的虞国也随之灭亡。”

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虞国君不听宫之奇的规劝,还是将道路借给了晋军。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取得了胜利,灭了虢国。部队随即在回师的途中,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智伯和虞国君的贪婪最终导致国破家亡。

人的一生中面临许多选择,有时选错了可以弥补,重新来过,有时选错了却会遗恨终生。需慎言慎行啊!

(待续)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