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懒三慌 “懒”这字太可怕了(图)


俗语一懒三慌,非常形象的道出了懒的狼狈和危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传统国人的观念中,“勤”是极其重要的、基石性质的。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个勤劳智慧的民族,这话还真不是套话。智慧且不说,单说这个勤,确实是承传有序、一以贯之的。神农尝百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周公握发吐哺,明君宵衣旰食、日理万机,贤臣夙兴夜寐、鞠躬尽瘁,百姓讲究勤俭持家。邵雍的名言“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被多少人奉为圭臬,可见“勤”在国人心中的份量。与勤有关的词,比如勤劳、勤快、勤奋、勤勉、勤谨、勤恳、勤政、克勤克俭、勤勤恳恳,都是百分之百的褒义词。勤快可以说那是过去人的普遍美德之一。

而与之相反的“懒”,从来都是被批评否定的。有句俗语说“一懒三慌”,非常形象的道出了懒的狼狈和危害。过去要说谁是个懒汉,那基本就把这个人否定的差不多了。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讲懒孩子的故事,今天还有印象的,比如那个很有名的故事:一个孩子很懒很懒,吃饭穿衣手都不抬,全靠大人伺候。有一次,大人因急事需要外出几天,考虑孩子太懒,难以生活,就烙了一张大饼,中间弄个大洞,套在孩子脖子上,让他能够最方便的吃到东西,不至于饿死。可是几天回来后,发现懒孩子还是饿死了。为什么?因为他只吃了嘴前边的那一点。

懒确实要不得。比如一天的生活,本来都是很有序的,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上班,顺顺当当的。要是懒那么一会床,晚起来半小时、一小时,你看什么样。起床、穿衣、叠被、如厕、洗漱、做饭、吃饭、出门,样样都成了慌里慌张,弄不好就要丢东忘西。农民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勤勤恳恳,自然不误农时。要是该种不种、该耘不耘,收的时候恐怕就要省事了。再往大处说,人一生的功过也是积累的结果。小过积的多了就可能铸成大错,小懒偷的多了同样可能耽误大事。

邵雍讲“一生之计在于勤”,把这个勤放到何等重要的位置。而他自己就是身体力行的,年轻时读书,曾经数年夜不沾席,抱膝而眠。苏秦头悬梁锥刺骨、江泌追月夜读、匡衡凿壁偷光,这可都是真真切切的实事,不是编出来哄孩子的。古代寒儒士子勤奋苦读的故事实在不胜枚举啊。就是当代,中国大陆七、八十年代的莘莘学子们哪一个不是经过了数年的刻苦用功,才得以鱼跃龙门。

人有好逸恶劳的通病,因为是通病,许多人也就不以为然了。其实,这个东西真的很害人,有多少该成的事都因为这四个字,也就是一个懒,最后荒废了。

本文留言

作者无思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