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做到这五点 让你立于不败之地(图)


曾国藩认为,为官者当有五勤。(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曾国藩也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无论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认为,为官者当有五勤,即“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虽说的是为官之道,但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后人参考借鉴。

1、身勤

“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

所谓“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他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

无论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2、眼勤

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

所谓“眼勤”,就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国藩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鸿章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曾国藩散步回来,就直接对李鸿章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鸿章问:“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口中的“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

3、手勤

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

所谓“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反省、读书、写家书。他每一天都写日记,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反省,不断修炼自己。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更磨练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

此外,曾国藩也常写家书,据说他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他的影响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4、口勤

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

所谓“口勤”,就是与人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

孔子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的“口勤”不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他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5、心勤

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所谓“心勤”,其实就是坚定的意志品质。

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

在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谈到“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为有恒为主。”

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支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

人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不要揠苗助长,更不要急于求成。你只要一点一点去做,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上天定然不会亏待你。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