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饮食:端午粽食趣(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中国人的端午粽文化传承已久,不妨自己动手包粽子。
包粽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材。
粽子馅料丰富美味。
包粽子能体会动手做美食的乐趣。
粽子表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国人的端午粽文化已经传承了二千多年,从粽子内外特色的演变,到文化意义的积累,表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最早的粽子形状
西晋的粽子并不叫粽子,叫角黍,即黍米被菰叶包裹成形状酷似牛的角。
最早的粽子记载,是二千多年前,西晋周处的著作《风土记》,其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然而,当时粽子并不叫粽子,叫角黍,即黍米被菰叶包裹成形状酷似牛的角。
竹筒米祭祀屈原
楚地人民以竹筒贮米投入水中来祭祀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更早,五月初五,原是古代楚地的传统节日,而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打捞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楚地人民以竹筒贮米投入水中来祭祀屈原。后来又在竹筒米上盖上楝叶、缠上五色丝绳加以保护,其后逐渐演变成粽叶包米。
菰叶粽寓意端午纯阳
黄色的黍米粒黏结,即古诗词中的“角黍包金”。
古人也把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包裹在粽中。《风土记》中“取阴阳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时象也”,象征端午时节,天地阳气至极,阴阳未分,人们将菰叶裹黍米放到草木灰碱汁中煮到烂熟,黄色的黍米粒黏结,即古诗词中的“角黍包金”。
粽子造型转枕头型
后来,竹叶包粽出现,粽子还不是角形,而是枕头形状。
后来,竹叶包粽出现了。据《齐民要术》中介绍一种甜枣栗粽,先用黏米细末加上蜜水调和,再揉出长尺余、广二寸余的米团,上下面都布满枣、栗肉,然后以涂油的大竹叶包起来,不过这时的粽子还不是角形,可用枕头形来比喻。
白米粽象征君子美德
唐人用米讲究内在美,视晶莹剔透为上选,对应君子美德。
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爼》记载:“庾家粽子,白莹如玉。”当时上市的粽子商号已经不少,其中“庾家粽子”以“白莹如玉”的卖相胜出,并登名榜。“如玉”之粽也反映了唐人用米讲究内在美,视晶莹剔透为上选,对应君子美德。
端午粽传统历久弥新
各朝皆多有新的粽子特色出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以上图片来源皆为Adobe Stock)
端午粽的历史穿越二千多年,各代保有旧时风尚,宋人歌曲唱“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历史长河中,各朝皆多有新的粽子特色出现,演变出不同的馅料与造型,推陈出新,不忘传统,更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造就端午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