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4年6月14日讯】端午节期间,53度的茅台飞天,批价已经跌至2445元/瓶,较年初下跌245元。而拼多多的商品搜索下,部分商家将飞天茅台定价为2309元/瓶。
6月11日,贵州茅台的股价报收1569元/股,下跌3.1%。而1个月前的5月7日,贵州茅台的股价曾达到1777.8元/股的高位,如今累计跌幅已超10%。
茅台一直被视为可以囤的理财产品,甚至让无数黄牛以此为生。那么,今天的茅台依然具备有这种投资属性吗?
茅台酒是什么?
茅台的口感、香型、材料这些都是次要的,茅台之所以长期成中国第一酒,原因是,茅台是一款坚挺的社交货币。社交货币,不是消费品,其更大的属性是资本品。
资本品的意涵是,他是帮助人们实现更高收入的一种工具。
在过往,茅台消费,主要源于官场消费,买单机构有公务机关,也有大量的私营机构。在“八项规定”落地后,茅台一度被视为失去了其功能。市场最恐慌时,三吨的茅台经销店,五十万转手都无人问津。但茅台的社交货币属性并没有失去,很快,商务用酒占据了茅台六成的销量。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企业老板们的消费,重新将茅台送上了社交第一货币的舞台。
作为一种社交货币,茅台的功能是清晰而简单的,那就是达成社交目的。
不管是表示对商业伙伴的敬意,还是需要表达迎来送往的诚心,茅台只要拿出来,这一份诚心和敬意,就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茅台贵不贵,体现在他是否是达成目的的最佳手段。
更多时候,它是一款效率工具,而不是一款满足个人偏好的消费品。也因此,茅台酒的需求,来源于对于社交场景的需求。
普通人想天天喝上茅台,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如果有这么一天,人人都喝得起,那么茅台在高端商务场所的社交货币的价值都将被消灭。你就请我喝款家常酒?怎么体现你的诚意呢?
不少人说,现在年轻人都不稀罕茅台了,但是瑞幸与茅台的联手却卖疯了。不是年轻人喜欢喝江小白,是他们消费不起茅台。
酒桌作为中国人最为重要的社交场所,并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降低,反而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加强。如果对比现代中国与五十年前或一百年前的中国,普通人饮酒的次数增长是以几十倍计。
茅台缘何下跌?
有一种说法是,高端社交圈,不再将茅台视为社交货币了,现在爆火的是掼蛋。
2023年春节,“掼蛋”,一种扑克牌游戏,一夜之间从隐秘的社交场域进入大众视野。在火遍全网的小品《坑》里,沈腾演的“躺平干部”要盘点自己为人民群众做了哪些实事,发现“无绩可寻”。于是,他一面向下属花式“借事儿”,一面嘱咐说“赶紧把借我那几件实事儿整理一下,发咱们掼蛋群里。”小品演罢,“掼蛋”就上了热搜。
知名企业家“红衣大叔”互联网大佬周鸿祎通过其个人视频平台账号分享了一段有趣的动态。视频中,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上,他意外地遇到了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以及泰康集团董事长陈东升这三位企业家。
四位商业巨头在万米高空上竟然一同玩起了掼蛋。周鸿祎这么描述掼蛋在社交中的重要性:所谓“吃饭不掼蛋,等于不吃饭”。言语间透露出掼蛋对于增进人际关系、活跃社交氛围的独特作用。
而在官场,掼蛋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交形式。上观新闻在2022年底曾刊登过一篇描写“打业务牌”全过程的文章:“他们从最熟悉的张三谈起……张三好像提拔了,张三好像犯错了,张三惹怒领导了……不是张三是李四,李四最近挺倒霉,开会席卡没放好,领导全得罪了……掼蛋一局打得好,说明小子有头脑。掼蛋算账算得清,说明干部懂经济。”
以往酒局中的推杯换盏,成了掼蛋里的“一对3、两张4、三个5带两张6,四个8、五张9,同花顺最大”,有些人沉浸在牌路里,有些人则“从国家大事聊到儿女出路。不经意间,要事全部谈妥说定。”
似乎商场大佬和官场干部们,都放弃了茅台,转而换成了掼蛋这种社交方式。但很显然,掼蛋打不败茅台,因为掼蛋只是一种社交方式,不具备有社交货币之职能。它更无法简单直接地表达饭局组织者的意图。
之所以掼蛋成为政商圈风行的游戏,茅台的需求减少,不过是说明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反腐的压力和全球大萧条的寒风,都会影响人们的行动。毕竟,企业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几千块一瓶的酒,能少喝一点就少喝一点。
茅台还有未来吗?
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红利,投资者没有享受到,特别是股民。但是,如果你持有茅台,那你肯定是享受到了这巨大的红利。
茅台的未来,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只要中国经济在发展,那么,总有一款酒要成为社交场所中价值最高的社交货币,而就目前来看,只有茅台具备有这样的能力和实力。
在经济下行期,商业活动减少,企业家节衣缩食,对茅台的需求量减少,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什么时候能够重回景气区间。
只要经济重回扩张周期,茅台作为社交货币的需求,只会节节上升。因为这需要更为频繁的商务活动,企业家有更多的进取心,人们都对社交产生的未来价值产生更多的货币想象力,茅台的需求量会因此而持续增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