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灾中的7种致命行为,你一定得知道。(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进入6月以来,中国大陆南方普降暴雨,多省发生洪涝灾害。7月22日晚间,河南郑州暴雨,市区一片汪洋,很多民众受困,还有人在水中触电身亡,市民披露,这场灾情堪比三年前的720特大洪水,
2021年郑州也是暴雨洪灾。如果问那些劫后余生的人:受灾前你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了什么?可能大多数答案都是:没准备。本文收集7种暴雨洪灾中的7种致命行为,提供给大家参考,以应不时之需。
暴雨洪灾中常见的7种致命行为
1、开车进隧道
隧道、涵洞之类的地点,遇到水灾可能进水,这是常识。若是已经积水,而外面正在暴雨,这种情况是无论如何不该进隧道的。但是,总会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
水灾天气避免进隧道,这是驾训班科目一理论课的内容。有驾照的司机都不应该犯这种错误。人的一生很长,没必在开车的时候要争分夺秒,更不要为了快几分钟就去冒险。
2、不放弃汽车
如果做了错误选择,已经陷于危险地带,这时候就要果断,绝不能拖延时间。
在郑州的一些视频中看到,大量水开始灌入隧道,汽车轮子都快淹没了,大多数人还是没有离开他的车,这时候有人高声喊叫,让大家快下车逃命。但是很多人依然不情愿离开车。
车还给人一种“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感,日常可以防寒防热,防盗,防野兽,但是水灾和火灾的时候,它不仅不能保护你,还会成为困死你的牢笼和棺材。
3、激流勇进
看到很多视频,很多人在激流中艰难涉水.但是,真的必须冒着激流过街吗?真的有很重要的事等着必须赶回去,而不是在这边等水退下去吗?
很多人没有水灾常识,不知道人在流速很快的激流中若是摔倒,是很难再站起来的,很多人就是这样被水冲走,冲到河里、低洼地、排水下水道、隧道,或者头部撞伤而死。
户外溯溪和漂流的,都必须戴保护头盔。洪水比稳定的溪水更难预测,不可掉以轻心。
4、深水涉水
一位郑州女生说起她下了地铁后,就一路上涉水徒步回家。路上遇到很多激流,深水,就和几个人一起走过去。这种做法其实非常危险。你可能遇到很多危险:
如果这十公里的路上,地面有电线漏电,就会触电。如今是电气化时代,城市里的电线多得不可思议,平时是安全的,但是进过暴雨和激流,可能就会有很多漏电。
所以若无必要,不要长距离涉水回家。找个安全地方待着,等水位下去再走。
台风天不要在水边打伞。(图片来源:Adobe stock)
5、风雨中打伞
在沿海地带长大的孩子,即便只有三岁,父母也会教导他:台风天不要在水边打伞。风一吹,人会本能握紧雨伞不被风吹走,这样就可能把人带到河里。
安全的做法是,让自己淋雨,把伞当做手杖,探路、支撑平衡。在暴雨和激流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命安全,而不是用雨伞挡雨。
6、懦弱不果断
地下停车场已经像瀑布一样进水,有些停车场依然是一大群急需逃出的车排队等待付费、一杆一车,尤其是自动的“智能付费停车场”。
这种情况下,若是没有管理员,正确做法是果断冲杆,你撞断一条杆,就为大家赢得宝贵时间。这在法律上也是合法的,属于紧急避险。
在地铁里也一样。从地铁困住,到水位上涨,有几个小时时间,大家似乎都太“有教养”,或者缺乏危机感。
地铁站轮值人员没有果断停止发车,司机没有果断决策,乘客没有果断逃生,等到水涨到很高,已经失去最佳机会。
7、洪灾坐地铁
地铁一旦淹水,比开车进入京广南路隧道更危险。开车进隧道,你自己是司机,有主动权,随时可以打开车门,弃车逃命。但是地铁的门你是打不开的。
汽车你可以用破窗器和榔头砸窗,但是地铁里没有这些东西。由于安检,也不允许你带某些求生工具。
汽车隧道有更多逃生通道,还有天窗可以浮上水面等别人救你,但是地铁隧道没有这样方便逃生。地铁隧道比汽车隧道更窄更矮,而地下部分长度更长,不容易逃脱。
2021年7月河南水灾,三年之后暴雨洪灾再次到来,每一个人或许都应该问自己:“我应该为家人准备些什么,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相同的大灾难?”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