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凯: 中共政权的满清潜意识及民间的误区

发表:2004-09-15 05: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按]中共有点像大顺军,但更像张献忠和吴三桂的综合。 --徐水良2004-9-6日

十七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之剧烈动荡真如天崩地裂一般。华夏民族陷入万劫不复的巨大灾难。这动荡、灾难甚至在部份地区延至六、七十年代。足足是两代人的时间。社会的剧烈变动使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忠贞狡诈都得到充份的暴露。或献城以降、猎取富贵,或奋然御敌、举家赴难。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精忠报国至死不逾......青史所载哀鸿遍野,字里行间血泪斑斑。每每夜读至此,不禁阖目掩卷,长太息以抒悲怆,久默然以悼忠魂。然而作为当代中国民主事业中的一名士兵,当不会陷思古之幽情中不能自拔,而应忆昔抚今,从中找出可资借鉴于当今的东西,以有益于民主事业。

一、两个类似的三角关系

每读明清史籍,精神无不在震撼之中。而震撼之余又渐悟出这样一个认知,那就是十七世纪三、四十年代明庭、满清、大顺军的三角关系在三百年后重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日本、共产军的三角关系几重演历史。国民政府类似明庭。日本类似满清,共产军类似大顺军。当然,历史不会简单地完全雷同。类同明庭的国民政府失败了。但胜利者却不是类同满清的日本,而是类同大顺军的共产军。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立国称汗,建元天命。拉开与明对抗的序幕。从那时起经过一系列残酷的征战杀戮,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奉幼主福临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入主北京紫禁城。其间是二十八年。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中共成立,几经反复的殊死缠斗,于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中共领袖毛泽东率部众胜利入京,荣寝中南海。其间也是二十八年。历史竟有如此的巧合。难道冥冥之中真有上苍的安排?

满清是异族,入主中原后大加杀戮。中共是同族,其权柄在握后应善待华夏子民。但讵料大不其然。中共也持续地大加杀戮。满清杀戮是因华夏民众反抗其野蛮的剃发令。虽凶恶残暴却也事出有因。而中共所进行的杀戮则令人极为费解。因为它在"镇反"、"肃反"、"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等政治运动中大肆屠杀的是根本没有反抗行动的人们。满清之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顺之者生,逆之者亡。而中共是"深挖细找消除隐患",只要你被认定为阶级敌人,顺之亦亡。其残暴程度胜于满清,其残暴缘由不可理喻。

然昔日之满清、当今之中共虽杀戮纪录血迹斑斑却还是可以得到许多人的拥护赞颂,并为之出力效命。忆昔抚今,不禁产生许多疑问。明庭、国府为何败亡?满清、中共为何胜利?满清之胜与中共之胜之间有没有关联?明末士人之降清与当代士人之拥共有没有同质之处? 满清征服对汉民族的民族性格有何种塑造?这一塑造对后世产生何种影响?

二、中共的潜意识与现实政治需要

当今中国的银幕荧屏清装戏充斥,无论是娱乐片如"金玉满堂"、"还珠格格"还是历史正片如"雍正王朝"、"康熙帝国"等都接踵而来。令人目不暇给。而明代事迹却无人问津。是否异族满清的统治时期就哪般灿烂辉煌,值得讴歌不息,而华夏民族自己的明代就完全昏黄暗淡,不值一提?

其实,欲铺陈封建君王的雄才大略,则洪武、永乐的业绩并不在康、雍正之下。欲表现封建君主的励精图治、虚怀纳谏则弘治一朝甚值一书,欲赞许封建君主的轻徭薄赋体恤民艰则宣德、隆庆大可着笔。欲要以封建君主的深宫秘史遗闻趣事来取悦观众,则明穆宗那类似"狸猫换太子"的身世当是极佳素材。更不消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华夏民族还有多不胜数的给人以正面精神享受的各种题材。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人去发掘,去着笔。倒是那男人前颅剃光,后脑长辫,经过残酷杀戮再强加给华夏民族的、在审美上十分负面的、一直为西方人讥笑的满清发式在银幕荧屏上晃动不休。

从自由民主原则出发,文艺工作者有权制作他们属意的作品。观众有权选择他们爱看的戏目。清装戏当然可以在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他人也有权发问,清装戏如此充斥泛滥,其他则难见踪迹,这种情形是否正常?这种状况的形成与政权当局的心态、需要有没有关系?

可以说,当今中国社会这一现像的形成首先有赖于中共的特殊潜意识。六十年代初中国曾出了一部名为"桃花扇"的电影。其剧情以江南才貌双全的名妓李香君和明庭高官之后、复社名士侯方域之间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铺陈了明末清初社会之剧烈动荡,褒扬了李香君等坚贞不屈、誓不降清的爱国情操、民族气节,鞭笞了南明奸妄的卑鄙无耻,也谴责了侯方域等未能矢志不逾的变节降清行为。这几乎是中共执政几十年中唯一的一部以明末社会巨变为题材的历史正剧。(至八十年代才有一部"袁崇焕")没想到在1964、65年文艺界的革命大批判"中,此剧遭到中共御用文人的严厉的批判。指控它为失败了的国民党政权招魂,颂扬反革命的气节。这种强加罪名的蛮横"批判"实际上正反映了中共以满清自况的潜意识。

中共的这一潜意识还有很多表现,如对坚持华夏仪表的台湾郑氏政权之拒清不予肯定,而对满清攻取台湾则予以"统一祖国"的高度评价。

对吴三桂的反清上纲到破坏国家统一的罪名。以此隐喻多年活跃于中湎边界的国民党部队的敌对行动。几十年来,中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以言治罪,故对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惨烈的文字狱讳莫如深。......近年来银幕荧屏上对康熙、雍正才能和廉政的高分贝赞美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共高层借助它的文艺帮闲以借古颂今的方式进行自我褒扬。

除了这一潜意识之外,中共还有一项极为关键的现实政治需要。中共将其一党专政的政治结构推至全国,为了取得各少数民族对此的认可,便在其他方面对少数民族采取"赎买"政策。其重要做法之一就是所谓不刺激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这反映在历史领域上,就是对少数民族对中原、江南地区的攻伐杀掠,和汉民族对此的反抗反击都尽量避而不谈。因为,据说如果不这样就会不利于民族团结,就会离间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就会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在这个宗旨下,中共的官办文艺不但使"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史可法之死节、何腾蛟之捐躯绝不现于银幕,还连带使霍去病北击匈奴、班超投笔从戎、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慷慨赴难都绝迹于荧屏。

当代,在蒙古族人还在把他们那四处征战,毁灭文化,以杀夺为能干,以凶暴为英雄的成吉思汉奉为民族英雄大加颂扬之时,我们华夏民族却因为中共的这种现实政治需要,连本民族不畏强暴反抗外族侵凌伤害的仁人志士都不能赞扬称道,这不能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极大悲哀。如此如斯,华夏民族究竟还有什么可书可言的东西呢?

三、民间的误区

应该说,中国社会如此厚清,除了中共的潜意识与政治需要之外,与某些民间知识者对有清一代的超值褒扬有关。这一褒扬大致来源于这样的判断。中国当代广阔疆域的奠定有赖于满清。没有满清的征服与扩张,中国的版图可能不及现有的一半,甚至不到三分之一。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在世界上充其量只能是二、三流国家,而不能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一流大国。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倘若没有满清征服,中国版图可能会是怎样。二是满清征服给予中国版图的扩张,与给于中国民族性的负面塑造,这一利一弊对后世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如何?

确实,无论是"崇祯中兴"成功还是李自成新朝确立,中国的版图将都不及清王朝。这是因为农耕民族在扩张疆域的能力与游牧民族相较有着"先天"上的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华夏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没有侵略的冲动。数千年的农耕生涯养成了他们的勤劳与忍耐。一代又一代把精力都洒在家园附近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培育品种春种夏收。想都没想过要征伐他民族,去以杀掠取得粮食财富。

2、塞外漠北的许多地方对华夏民族没有吸引力。因为那些地方不适于农耕。即使得到那些地方,对华夏民族也没多大用处。

3、相当程度上以民族习性为基础的朝廷举措也不具外侵性。朱洪武有一句话为此作了最明确的注脚。他说:"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基于这一思维,对外举兵扩张当不为国策。

历史上华夏民族也向外进行过大规模的征战。但那都是不得不以攻为守地维护本民族的生存空间。一旦得胜,便收兵回朝。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形态。前者精于种植饲养,生活宁静细致与军旅无关。后者长于放牧射猎,生活奔放粗犷充满军事气息。前者的君主深居于宫廷皇苑,沉浸于笙歌欢宴,后者的可汗本身就是骁勇武士、军事领袖。前者兴兵必须在营养不良的农夫中征集士卒,后者出征可汗一声令下便是全民皆兵。前者军饷必加重民间赋税,后者军需来自杀夺抢掠。凡此种种都足以在定性分析中得出,满清王朝的版图的确为各个华夏王朝所不及。然而,如果作定量分析,是否真的可以断言,若无满清征服,中国版图只有清王朝惠留下来的三分之一呢?且简扼地回顾一下历史。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军兵锋直抵大都。元顺帝仓惶逃往开平(今内蒙正南旗东)。洪武二年,大将常遇春攻克开平。元顺帝北走大漠远逃和林(今外蒙西库仑)。可见明初势力已涵盖漠南。

十五世纪初,朱棣经"靖难之役"登极。国内百废待举,便对北采取守势。遣使告鞑靼汗:"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不料使节被杀。朱棣怒不可遏,遂拉开十多年间五次大举北伐的战幕。战争结果是明庭获胜。瓦剌、鞑靼均向明庭表示谢罪臣服,并接受明庭封王。

十五世纪中叶,自"土木之变"后,蒙古各部势力有所增长。但后来经过明穆宗的英明之举--以强大军力以遏其锋,以怀柔政策以服其心。称雄蒙古各部的俺答遂接受明庭封王。并表示"誓永守北边,毋敢为患。"从此直至明末蒙古各部均奉明庭为正朔。出现"三陲晏然,一尘不扰。边氓释戈而荷锄,关城息烽而安枕"的和平局面。

由于关外东北一些地方适于农耕,故有明一代,不断有汉族民众前往垦植。至十六世纪末叶,今辽宁一带汉民已有一百几十万,数倍于满人。建立了许多城市、村落。对于满族,明庭也进行了有力的分而治之。满族自其先民女真建立的金帝国在十三世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会员
donate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