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真的是這樣嗎?(組圖)

我們需要知道的歷史真相(上)

作者:桐凱 發表:2024-11-02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841年1月7日 虎門之戰 清軍水師與英國海軍在穿鼻灣激戰
1841年1月7日虎門之戰,清軍水師與英國海軍在穿鼻灣激戰。(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1.前言

英國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626年)說過一句名言:「讀史使人明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著連續而準確的信史的國家,五千年的歷史記述著朝朝代代的更迭,如果中華文明能夠延續五千年,那麼其背後必然有一股強大的維繫道德的力量。中華民族也遭遇過很多磨難。特別是近代以來,內憂外患連綿不絕。

我們從小到大被灌輸的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答案。

2.鴉片戰爭

2.1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1842年)

清朝的第8任皇帝道光帝時,發生了對中國近代史影響深遠的事件,即1839年的虎門銷煙。從1759年開始,英國人在印度成立的東印度公司,一直和中國做生意。中國人賣給他們絲綢、茶葉和工藝品等,深受歐洲人喜歡。但我們並不從歐洲買東西,這樣貿易就不對等,於是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出售鴉片。

後來,林則徐認為很多人抽鴉片會耗盡國家的財富,也讓軍隊失去戰鬥力,他恨洋人的鴉片賺了大清的白銀。在他的建議下,道光帝任命他為欽差大臣,負責銷毀鴉片。當時中國缺乏與外國交往的經驗,很多做法值得討論。英國商人向維多利亞女王請求出兵,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戰爭結果是清廷戰敗,1842年雙方在南京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清政府賠償英國2100萬兩白銀,並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和上海五個通商口岸,還割讓香港。

鴉片戰爭後,清廷並沒有重視歐洲列強,認為偶爾戰敗可以通過支付賠款來解決問題。

2.2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不久,1851年,洪秀全造反。雖然開始時勢力不大,但迅速擴張,攻下了南京。並把南京改名為「天京」,自稱「天王」,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1864年被曾國藩擊敗。

太平天國起義
太平天國起義。(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2.3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就在天平天國運動的同時,1856年到1860年,又發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逃到熱河,病死在那裡。清朝廷這個時候是內憂外患沒有間斷。

2.3.1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

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後,火燒了圓明園,對清政府打擊很大,皇家園林被燒。與此同時,沙俄趁機入侵,占領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並與中國簽訂了《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

2.4光照幫

官方通過影視、教育等宣傳中國近代史上西方列強入侵,告訴我們勿忘國恥,導致很多中國人認為列強是壞的。深信中共提出的「落後就要挨打」、「科技強國」。

其實,清朝的康熙開創了長達130年的康乾盛世,有學者認為「康乾盛世」應該說是「康雍乾盛世」,指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皇帝。乾隆在位的時候,歐洲和美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776年,美國的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影響極為深遠,不僅顛覆了傳統的社會秩序,更開始了暴民的狂歡。還有18世紀末西方工業革命的發生,加重了人們對物質和技術的依賴,帶來現代社會信仰失落,人類道德滑坡。

人們沒想到侵害中華、摧毀中國文化的恰恰是與共產黨一夥的,向中國輸入鴉片的是被光照幫控制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據歷史學家詹姆斯‧畢靈頓等學者的系統研究,共產黨起源於18世紀德國巴伐利亞的光照幫(Bavarian Order of the Illuminati),光照幫幫主亞當‧魏薩普(Adam Weishaupt,1748~1830)是個魔教信徒,信奉撒旦路西法(Lucifer)。「正義者同盟」,便是光照幫滲透和控制的一個外圍組織。1847年6月,「正義者同盟」在倫敦召開第一次大會,宣布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同年11月,共產主義者同盟「委託」馬克思和恩格斯撰寫宣言。次年2月21日,《共產黨宣言》出版,共產運動開始興起。

光照幫的綱領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教義都被共產黨繼承。例如,《共產黨宣言》宣稱:「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列寧曾說,我們必須使用所有詭計、陰謀等手段,並掩蓋真相。

大家注意到時間點:第一次鴉片戰爭是1840年,而《共產黨宣言》正是在第一次和二次戰爭間,這時法國的共產黨雛形已初具規模。此後,法國的共產黨組織頻繁召開國際會議,發起無產階級的暴力運動,試圖摧毀傳統文化和進行革命。伴隨共產主義的擴張,中國經歷了一系列外來侵略,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屈辱的條約,背後都能看到法國、德國和英國的影子。

1957年5月1日,這張拍攝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檔案照片顯示正在舉行的慶祝五一的集會。背景中可以看到蘇聯領導人列寧和斯大林的巨幅肖像。
1957年5月1日,這張拍攝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檔案照片顯示正在舉行的慶祝五一的集會。背景中可以看到蘇聯領導人列寧和斯大林的巨幅肖像。(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3.洋務運動、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

3.1洋務運動(1861∼1894年)

咸豐皇帝去世後,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繼位。此時,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以及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有主見的大臣,認為不提升工業和武器水平,就無法與西方打仗。於是,1860年開始洋務運動,主要是引進器物、文化自立,重點是軍事工業和重工業,目標是「強兵富國」。清廷開始鋪設鐵路、建立工廠生產先進武器。同時,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和廣東水師四支鐵甲艦隊。當時,清國戰艦的噸位排水量在亞洲排第一。但是,在1894年遭遇了重大挫敗,即甲午中日戰爭。

3.2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軍隊也發展起來了,為了擴展生存空間而入侵朝鮮。因為朝鮮是大清屬國,於是清政府與日本開戰。結果清軍戰敗,軍艦都被日本摧毀,最終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並賠償白銀2億兩。中國人曾看不起日本,隋唐時期日本都是要派遣唐使來跟我們學習的,結果現在被日本打敗了,這場戰爭是中國人心頭的傷痛。

3.3戊戌變法,也叫百日維新(1898年)

《馬關條約》簽訂後,民間力量興起。知識份子和各地舉人發起「公車上書」(根據《辭海》的解釋,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赴日簽訂《馬關條約》,引發全國反對。5月2日,康有為和1300餘名舉人在北京上書,提出拒簽合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的主張。因政府用公家的車馬來運送應徵的人,所以用「公車」代指舉人應試,這是「公車上書」的由來,也是戊戌變法的序幕)。他們要求清政府改良,向西方學習先進政治與教育制度,這就開了民間問政的先河。大家認為單靠洋務運動的器物引進是不夠的,在制度上也要改革,於是開始了戊戌變法。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定國是詔》,宣布變法維新,進行制度改良。初期慈禧太后曾支持戊戌變法,但有些事走的太激進,慈禧擔心權力受到威脅,以及漢人掌權會使滿族利益受損,還擔憂中國會被日本和英國控制。加上譚嗣同試圖在天津閱兵時劫持慈禧,計畫敗露,慈禧發動政變,將光緒皇帝囚禁在瀛臺,戊戌變法失敗,僅持續100多天,因此也稱「百日維新」。光緒皇帝也失去權力。

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4.大清立憲、辛亥革命

4.1大清立憲及滅亡(1908∼1911年)

儘管戊戌變法失敗,改革的呼聲依然高漲。光緒皇帝曾頒布改革教育制度的詔書,派遣留學生赴歐美,同時在北京創辦了京師大學堂,也就是現在北京大學的前身。國家雖然在改變,但民間和外國希望更徹底的改革,特別是在政體上走君主立憲的道路。(君主立憲制,是相對於君主獨裁製的一種國家體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採用共和政體。其特點是國家元首是一位君主。)

大清立憲是1908年,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準備走憲政之路。但這和西方的憲法很不一樣,該憲法側重保護君權而不是約束君權,明確皇帝絕對統治,雖然也賦予了一些民權。《欽定憲法大綱》頒布不到半年,慈禧就去世,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即位。

此時,老百姓對改革已迫不及待。從1860年的洋務運動到1898年的戊戌變法,再到1908年的大清立憲,經過了器物引進、制度改革,包括憲政頒行,大家仍覺得進展緩慢。於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帝制,成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標誌著清朝的結束,歷史進入了民國時期。

4.2辛亥革命(1911年10月至1912年2月)

辛亥革命是從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開始,當時各地迅速響應。到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段時間內全中國的革命事件,被統稱為「辛亥革命」,最終以清朝宣統帝(因溥儀在位期間年號是「宣統」)的退位作為結束。後來中華民國臺灣為了紀念武昌起義,將10月10日定為國慶日。

有歷史學者總結出,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歷了兩次重大變遷。第一次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秦之前實行的封建制度,天子將土地分給諸侯,形成了血緣親情為紐帶的小共同體。後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使中國成為一個帝國,這一制度持續了2000多年,直至辛亥革命。第二次變遷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帝制走向共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專制到民主的和平轉變,中華民國的建立被認為是人類文明的里程碑。

但是,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仍在經歷著非常複雜的發展,一方面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人民覺得共和好,共和就是追求平等;另外一方面是復辟帝制(恢復帝王時期的典章制度)。在政治體制上、國人心態上、學術文化上、經濟和社會結構上的所有變化,都是極其混亂和複雜。

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北洋軍領袖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標誌著北京政府的正式成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北洋政府」或「民國北京政府」。

5.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

5.1新文化運動(1915年)

1915年開始,國際社會上美國的「進步主義」政治運動正在興起,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它的根源是共產主義,因為它採用了一種漸進的方式,所以更隱蔽也更複雜。美國教育家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開始腐蝕美國不久,他的中國學生們也紛紛學成回國,利用當時中國知識份子急於尋求民族自強之路的善良願望,引誘中國人在1915年發起了一場否定傳統的「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有三位主要代表:杜威的學生胡適、中共創始人陳獨秀和被毛澤東譽為文化革命主將的魯迅。此外,中共另一位創始人李大釗後期也積極參與這場運動。

運動以中國傳統的弊端為藉口,將中國百年積弱歸咎於傳統文化,主張「打倒孔家店」,視傳統為「舊文化」,而西方文化為「新文化」,通過「民主(德先生)」和「科學(賽先生)」的口號批判傳統信仰。他們以《新青年》雜誌和北京大學為基地,吸引新式知識份子,傳播新思想,最後影響整個中國社會。

這場運動為隨後激烈的「五四」運動鋪路,掀起了顛覆傳統價值的第一波浪潮,同時為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基礎。在教育上,「新文化運動」的最大影響之一是「白話文」運動。在胡適倡導下,小學國文教育全面轉為白話文,後來多數中國人難以讀懂古文,《周易》、《春秋》、《道德經》、《黃帝內經》等傳統經典,僅是學者研究的對象,與普通學生無緣,人們無法理解中國輝煌五千年文明的博大內涵。

中國的五四運動以新文化運動為旗幟,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是文化層面全盤西化,隨後更開始了極端革命,也就是共產主義運動。
五四運動以新文化運動為旗幟,實際上是文化層面全盤西化,隨後更開始了極端革命,也就是共產主義運動。(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5.2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

1919年5月4日,受新文化運動影響的青年學生在北京發起大規模遊行。起因是: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期待著能收回德國租借山東半島的權利,可是巴黎和會卻把主權從德國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3000多名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反對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學生們進一步聯合工人和商界,組織罷課、罷工和罷市,甚至採取了縱火和攻擊外交官的暴力行動。

100多年後的今天,官方宣傳五四運動是「先進青年」因無法忍受北洋軍閥統治的腐敗黑暗而發起的「愛國學生運動」,並將其核心精神包裝為「愛黨愛國」。

中國現代思想史學者馮崇義表示,這是藉助宣揚「民族主義」轉移國內的矛盾。雖然民國政府對學生的遊行態度消極,但仍然允許,然而如今的北京當局能允許嗎?香港評論員潘小濤指出,官方在演講中提到的「對一些青年思想上的一時衝動或偏激要能包容」,這是典型的「說一套做一套」。

中國的五四運動以新文化運動為旗幟,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是文化層面全盤西化,隨後更開始了極端革命,也就是共產主義運動。青年學生易受激進思想影響,對傳統文化簡單否定,而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恰恰是阻攔一切極端主義的防火牆。當把這一堵防火牆從人們心中拆掉,共產主義這種極端思想就很容易登堂入室。

馬克思
共產黨的鼻祖馬克思早年信仰基督教,後加入魔鬼撒旦教。(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6.共產國際及中共成立

6.1共產國際及中共成立(1921年)

1886~1890年間,俄國的列寧開始接觸馬克思的《資本論》,並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俄語。經歷被監禁和流亡後,他在西歐生活,後來回到俄國後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煽動革命,推翻沙皇,發動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1919年,列寧又主導成立了向全球「輸出革命」的共產國際(又稱第三國際),到各國尋找代理人,操控這些代理人建立共產黨,顛覆這些國家的合法政權,為蘇俄(蘇維埃俄國)服務。

1919年美國共產黨成立。1920年蘇俄成立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舒米亞茨基和維經斯基,兩個蘇聯人負責中國共產黨的組建。1921年7月23日,在尼科爾斯基和馬林的組織下,中國共產黨就這樣正式成立。中共教育人們,「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其實,它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一開始就是一個賣國政黨。

共產黨的鼻祖馬克思早年信仰基督教,後加入魔鬼撒旦教。馬克思在共產黨的第一份綱領文件《共產黨宣言》中寫道:「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歐洲的很多學者做了大量的關於馬克思的研究,他的信件、文章和手稿中留下了大量的證據,馬克思在劇本《Oulanem》(奧蘭尼姆)中,承認自己和撒旦簽下了契約,並詛咒全人類下地獄。

這不僅僅是一個劇本,從共產主義誕生之初一直到現在,就伴隨著殺戮和動盪,從列寧建立了第一個共產主義政權蘇聯開始,在蘇聯就造成了上千萬人的非正常死亡。1991年,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土崩瓦解,約百年之久的共產國際運動宣告失敗。

培根:「讀史使人明智」。我們從小到大被灌輸的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真的是這樣嗎?
培根有句名言:「讀史使人明智」。(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傅龍山 来源:看中國投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