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銜接的大橋
這幾天,上海的傳媒,從電子媒體的電視和電臺,到大小報章,都以重要的時段和位置,大力宣傳跨越黃浦江的又一座大橋--盧浦大橋的合龍。拱橋合龍的當天,在市委書記黃菊的率領下,市領導浩浩蕩蕩地出席觀禮,並主持儀式。電視除了全程錄播,還以三維動畫,介紹大橋的施工過程。
說實在的,盧浦大橋確實是上海重大工程的驕傲,號稱「世界第一拱」,大橋全長3.9公里,其中主橋長750公尺,採用全鋼結構,是目前世界跨度最長的鋼拱橋,總投資約人民幣22億元(新幣約4億7800萬元)。
就在媒體大事報導盧浦大橋的同時,無獨有偶,上海市區範圍內的新閘路,也有座設計得很有氣派的大橋,引起一家電視「百姓節目」的注意,這座兩端銜接閘北區和黃浦區的大橋,橋基兩年前就建好,直到今天,就是不見橋面的完成。
比起盧浦大橋,新閘橋算不上是大橋,重要性自然也大大不如前者。然而,對於住在附近的眾多老百姓,盧浦大橋對上海的經濟貢獻,或許未必重要過他們日常出行的方便。居民每天踩著自行車、推著輪車、或提著菜籃子趕路,都要經過這裡。
老百姓投訴,由於工程進行到一半,一停就是兩年,使得這一帶的環境髒亂不堪,材料和垃圾到處堆積,也沒有人理會。
一名施工人員道出了箇中的原由。他說,因為這不屬於「市重點工程」,假如是重點工程,早就保質保期做好了。還有一個原因,橋的兩頭分屬不同的區政府,加上居民動遷的事無法協調,大家互相推諉的結果,導致問題懸而未決。
關鍵還是在於是否「重點工程」,中國的重點工程,無論是國家級還是省市級,都是領導人關注的焦點。因此,從管理部門到媒體,皆給予全力的關心及配合,因為這是「政治得分」的最好機會。
各方「關心」的結果,工程當然順利完成,甚至經常提前完工,並創下多項輝煌的記錄。這一邊是領導人眼皮底下的項目,成績的好壞事關前途,肯定得敲鑼打鼓;那一邊則是地方性的工程,自然無法相提並論。
有理由相信,日理萬機的領導人,不會不關心老百姓的身邊事,問題往往是出在中下層官員的心態,他們衡量事情的輕重緩急,到底使用的是「為民解憂」,還是「政治得分」的標準?「為民解憂」雖然也能得分,畢竟沒有那麼快速有效。
因此,一座耗費很高、技術難度很大的橋,工程很順利地按期進行;一座從規模到時間精力,要求都不那麼高的橋,反而一拖再拖,建不下去。這樣的怪事,我們外人難以理解,上海人倒是心知肚明。
(聯合早報)
- 關鍵字搜索:
-
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