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12月1日報導,近年來大陸發生最嚴重的假酒事件,要數一九九八年春節期間的山西朔州市假酒集體中毒事件。當時,產酒大省山西文水縣農民以工業酒精兌水偽制白酒,賣到鄰近的朔州市,共造成二百廿多人中毒,廿七人死亡。警方從造假酒的農家中找到汾酒、杏花村等山西名酒的空瓶,在大陸各地引爆一場「倒晉」風波,拒買山西酒;福建、山東、內蒙、上海、吉林等地,更展開查封山西酒的行動。
由於朔州假酒事件嚴重影響山西聲譽和經濟,在下令嚴查重罰後,以會喝死人的工業用酒精勾兌的假酒,暫時銷聲匿跡,但是用真酒兌水混充的假酒,依舊到處都是。當初製造致命假酒的文水縣,改制不傷人命的冒牌酒:用正規酒廠的散裝酒兌水,加入香料,灌入名牌酒瓶裡。據估算,當地人自釀的原酒一噸大約三千五百元人民幣,如果兌水假冒成各種名牌酒,一噸原酒就可升值十倍以上。
驚人的是,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張玉還曾經公開對媒體表示,山西的假酒頂多是「冒牌酒」,酒是真的,牌子是假的,人喝了也不會出問題。
官員說的大言不慚,民眾喝的卻是心驚膽跳。雖然官方宣稱嚴打假酒,然而官方調查數據卻依然讓人驚訝。今年初,大陸國家質量監管局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經銷白酒和洋酒的商場、餐館、酒樓進行抽查,發現北京的假酒比率,竟高達三分之二;在上海和廣州,假酒也佔了市場的三成和六成。
抽查更發現,當前生產假酒手段不斷翻新,包裝足以亂真。以頗受臺灣民眾喜愛的「五糧液」為例,V品標籤正面字體的套印、背面字元的編碼方式、字體大小與色澤深淺,已與真品難辨真偽。在洋酒方面,由於廠商在瓶身加設許多防偽措施,假酒商人便仿造塑膠瓶套、錫蓋、保險蓋等部分。消費者若不詳察,很難辨認真偽。
市面上最難辨認的,便是所謂「真瓶假酒」,不肖商人用低價收購名酒空瓶,再裝進假酒出售。大陸媒體就曾經揭發過,商人以極低的成本自酒樓收購完整五糧液、小糊塗仙等名酒的包裝,再轉賣給假酒販子。假酒販子在真瓶裡裝進假酒或低價酒,然後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給餐廳、酒樓。
大陸擁有歷史悠久的名酒,更擁有號稱「一年可以喝掉一個西湖」的龐大酒市場。為了保護商譽,已經有大陸酒廠提議為白酒加強「立法」,希望在法律規範下,消費者能開懷暢飲。
- 關鍵字搜索:
- 冒牌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