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遷移百多萬人建三峽水壩的無形成本   

 2002-12-16 17: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據紐約時報報導,興建三峽水壩的成本除了三百億美元建築費,往上游三百英里所匯聚的內陸海,將造成許多其他無形的成本:遷移一百一十三萬人,「廢棄」一百二十個城鎮和無數歷史古蹟。這篇發自四川雲陽的報導說,在這個長江沿岸城市,所有有錢、有正當職業或在政府單位有熟人的市民,老早以前就已棄城而去,如今只剩下佔據空屋,在大水淹沒城市之前,最後苟延殘喘的人,這些人不是貧窮、迫不得已或運氣不好,就是三者兼而有之。

報導說,再過六個月,泥沙淤積的長江,在水壩積水助威之下,將開始氾濫雲陽的船塢、古道以及沿江的公寓住宅。伺後將陸續淹沒城市的主要大街。雲陽縣城所在地,十六萬人必須他遷。留在「老城」裡的人,將是負擔最重的一群。他們說,江水即使不會淹沒整個城市,它的精神已經被淹沒了。時報說,從許多方面來看,管理房子即將被壩水淹沒的人,比建築水壩的工程還要困難得多。大陸的政府估計需費一百億美元做好這件事。可是一九九三年遷移計畫開始進行以來,不斷傳出貪腐猖獗、政府失信,不能替工人找到職業和替農人找到農田的埋怨。

不過報導說,有些已經搬遷的人發現新居比舊居更好,而留在老地方的人,大致已被遺忘,因為通常他們是沒有「工作單位」的人。這些沒人管理也沒人關心的,大多以撿破爛維生,本來在山坡地耕種的陳樹青(譯音)是其中之一。山坡地沒人耕種反而任令水土流失,益增泛黃的長江底泥沙淤積,這表示新水壩永遠需要不斷從壩底清除積沙。

天然環境失序之外,人文環境也在崩潰:留在雲陽的居民說,搶劫、強姦之事時有所聞,有些被迫遷移的農民因為分不到新的耕地,就佔據被遺棄的房屋,這些住宅要二零零七年,大壩積水達最高水位才會被淹沒。

千百年以來,高聳入雲的長江三峽湍急的流水和沿岸的懸崖峭壁,不知啟發了多少騷人墨客,近幾年,則吸引不少前來「最後憑弔」垂直下陷天然景象的觀光客,他們希望在水壩完成之前,在現場把自古以來詩人畫家所描繪的景色嵌入心版。

可是,沿岸的城鎮可就沒人欣賞了。報導說,這些城鎮土地貧瘠峻峭,沒有鐵路、公路和航空路線。而雲陽之所以名聞遐邇,全靠祭祀漢朝將軍張飛的古廟。報導說,這座張飛廟建於第三世紀,過後偶有裝修,一直屹立不搖。拆遷張飛廟是雲陽縣的首要縣政,特別是政府收到太多陳情,說建三峽水壩會摧毀太多文化古蹟之後,保證在更高的地方一磚一瓦重建張飛廟。參與拆遷工作的黃兵(譯音)很高興張飛廟得以保存。二十一歲的黃兵說,他六歲的時候,就和爸爸一起參觀過張飛廟。最近,拆遷單位移動張飛神像那天,黃兵和朋友們特地燃香放爆竹,希望張將軍的靈魂逃離洪水。「我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可是,很難說。有人說,我們可以移動石頭,可是精魂會留下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