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春暖乍寒,還是春寒乍暖?
春寒料峭,是最難受的時候。大自然是如此,經歷過1957年春天整風反右而吃過苦頭的人,更是絕對不會忘記。費孝通一篇《知識份子的早春天氣》在知識界吹起一皺春水。可惜,費孝通不是鴨子,誤認為春江水暖,終於惹上。開始還有人以為是「春暖乍寒」,原來才是冬天的開始。其後中共政局在多次反覆中,人們都期望春天到來。真正有些春意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不久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討論,那時思想界最為活躍,此後又逐漸收緊。江澤民上臺後人們不是沒有期望,特別在鄧小平死後,一九九八年一度有「北京之春」之說,但是最終還是失望、絕望,中國仍是肅殺的嚴冬。
胡錦濤上臺,人們又有新期望。胡錦濤開始還似模似樣,有些「新政」的味道,最敏感的媒體自然是一個氣象臺。但是也就是這個氣象臺,剛剛頒布早春的天氣,又被「凍死蒼蠅未足奇」,再次成為開刀對象。是胡錦濤在「引蛇出洞」,還是江澤民的「反革命復辟」?
從人大選舉情況來看,民意在胡錦濤這邊,但是真正的實力卻在江澤民那邊。因此是春暖乍寒,還是春寒乍暖,還得多看一些時候,是走向夏天,還是回到嚴冬?要觀察並不容易,因為胡錦濤的新政,拿出來的都是舊瓶,不是毛澤東的,就是鄧小平的,裡面是舊酒還是新酒,或甚至是假酒,人們也不清楚。
不過比較肯定的是。曾慶紅在裡面會起關鍵的作用,他站在哪一邊,整個政局就會向哪方傾斜。現在他也在兩邊搞平衡,要看準時機才投入重注。眼前,當然站在舊勢力一方有利,但是從比較長遠一點看,自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不必做江的殉葬品。當然,他也可以考慮取兩人而代之。不過那要用比較強力的手段,不可能水波不動,要取而代之也許不難,但要平息悠悠之口和蠢蠢欲動者就不容易了。
看來,還是多看一會。(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