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嘉賓:被稱「第三縱隊」帶隊教練:關鍵時刻遞紙條
昨天的賽事精彩不斷:辯手伶牙俐齒,唇槍舌劍,難分難解;教練笑指江山,兵來將擋,力挽狂瀾;提問嘉賓,道高一尺,百般「刁難」不留情面;主持人不畏舌劍,談笑斡旋,主持「公道」;評委老成嚴謹,黃金點評一語中的;觀眾鎖眉屏息、提心吊膽,高潮之處又掌聲不斷。
這次辯論會上,一些辯論新秀脫穎而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山大學的4號辯手,以德國哲人海德格爾的名言「人類應該詩意地棲居這片大地」,而贏得來自德國弗萊堡大學隊代表不約而同的掌聲。而弗萊堡大學辯手蔡葵則以送太太「網路玫瑰」為例,深情「辯駁」,不僅為坐在現場的太太贏得了「全場最幸福太太」稱號,還人氣飆升,大獲掌聲和觀眾祝福。辯論會上出彩的不只是辯手,作為提問嘉賓的往屆最佳辯手,提問中不乏獨到之處,他們被主持人戲稱為辯論會上的「第三縱隊」。而教練不再扮演幕後英雄,和隊員平起平坐,在關鍵時刻傳紙條,拯救辯手於水火之中。
本報作為本屆國際大專辯論會惟一特約媒體進行全程報導,並將隨中央電視臺播出時間刊登部分場次的精彩辯詞。本報常務副總編輯孫偉作為惟一來自新聞媒體的評委,將為每一場比賽作出公正的裁決。
嘉賓巧問辯手智答
嘉賓提問是本屆國際大專辯論會看點之一。嘉賓全部為往屆國際大專辯論會最佳辯手,他們可以向任何一個參賽的辯手提問。分別為路一鳴(1999國際大專辯論會最佳辯手)、王蔚卿(1997國際大專辯論會最佳辯手)、余磊(2001國際大專辯論會最佳辯手)、蔣昌健(1993國際大專辯論會最佳辯手)
路一鳴:在正方的立意當中多次用虛擬和虛幻互相替代。如果我們從物質的展現手段來理解,可以把網路界定為虛擬、非虛擬,如果我們從事物給人帶來的感受結果來理解,就只能是虛幻、非虛幻。那麼虛擬作為手段,虛幻作為感受的結果,這與今天正方的立論到底有什麼關係?
中山大學(正方):今天我們討論這種感受,它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礎上,在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環境、一定的事件、一定的空間,才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感受。我們要獲得這種虛幻的感受,必須首先要來到一個虛擬的空間,如果在現實空間的話,很難獲得這種虛幻的感受,所以我們先論證網路這個空間是建立在數字平臺的電子虛擬空間。
王蔚卿:假設我們在網上聊天,我說我是一個比瀋冰還美麗的妙齡少女,你說你是腰纏萬貫的富翁。於是我們之間就發生了一場愛情故事。對這樣一段演繹出來的浪漫故事,它是真實的嗎?它不是捏造出來的嗎?它是不是虛幻的?
弗萊堡大學(反方):我們在網上聊天,我們在網上談戀愛,我們在網上尋找愛情,這一點,出發點本身是真心的,是真實的內心世界的一種反映,您比瀋冰小姐還漂亮,我比比爾.蓋茨還有錢,這也是我真實世界的反映。所以說,我們碰出火花了,因為我們「郎財女貌」。
余磊:數字化虛擬的手段,是不是一定就代表結果或感受上虛幻?比如說,我們用電子商務的手段進行交易,我們用電子政務的手段管理公共行政工作,這種對社會客觀產生的影響,對人帶來的感受難道也是虛幻的嗎?
中山大學(正方):正如嘉賓提到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我方認為它的功能是真實的,電子商務本身也是真實的,但是利用網路手段借用的這部分,它是虛幻的。因為它利用的空間是虛幻的。正是空間的超現實性讓它達到了方便、快捷的效果。
蔣昌健:比如說,我把對方的四辯關在一個森林裡面,只讓他通過網路與外面的世界打交道,那麼,請問,我們的伺服器提供給他的美味佳餚是虛擬的,他能靠這虛擬的美味佳餚度過未來的幾十天或者幾個月嗎?
弗萊堡大學(反方):首先,我想先把我們的四辯從你要關的森林裡救出來……如果我想找到一個夢中情人,那麼我就可以在網上搜索很多消息而獲得,但是我是否願意嫁給他或者他是否願意娶我,當然得在現實生活中見見面了。我們所有的感知,不是說只有在網路的時候才具有的,只不過我們通過網路又多了一種參與生活的方法。(原音重放節選,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系列報導二:揭幕之戰精彩不斷
賽場上趣事多
■開始比賽前,瀋冰詢問拉拉隊來自哪所大學哪個專業。一學生答:「北京化工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瀋冰重複:「滑稽工程。」另一學生答:「石油大學。」瀋冰重複:「石榴大學。」緊張氣氛隨之輕鬆。
■明天,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隊就要參加辯論。昨天,本該作賽前準備的四名比賽選手,卻主動要求現場觀看比賽。「觀看比賽,我們就不緊張了。」美麗的姑娘李哈卜口吐真言。
■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最佳辯手蔣昌健坐在嘉賓提問席上。輪到嘉賓提問時,瀋冰說:「往屆四名最佳辯手組成的嘉賓提問團,儼然就是今天辯論會的第三方。」說完後,輪到蔣昌健最後提問辯手。他說:「我想向反方二辯提一個問題。我方……」話音未落,掌聲響起。
■評委們出場「密商」哪方獲勝時,現場觀眾投票選出最佳辯手。德國弗萊堡大學辯手蔡葵因煽情表現當選本場最佳辯手。主席問觀眾:「大家想瞭解蔡葵哪方面?」觀眾答:「戀愛史。」蔡葵說:「我們1986年相識,同年相愛,1987年結婚。16年來從未紅過臉、吵過架。」
■此次比賽分華裔賽組和非華裔賽組。首場進行的華裔賽組就出現兩個金髮碧眼選手。他們是來自德國弗萊堡大學的馮海寧和韓娜芳。領隊曲玉波說:「這是對我們的挑戰,也是對他們聰明才智的挑戰。」馮海寧被現場觀眾評為最帥的辯手。
■昨天晚上,新加坡國立大學隊對決澳門大學隊。新加坡辯手陳曉歡第二次站在國際大專辯論會會場。2000年剛上大一的他就入選新加坡國立大學辯論隊,2001年擔綱總結髮言,最後進入半決賽。此次比賽他坐在2號辯席。記者問:「此次比賽的目標如何?」陳曉歡用外交辭令的口氣答道:「盡量發揮。」
老辯手憶往昔
■瀋冰(節目主持人,曾參加1997年國際大專辯論會):這次國際大專辯論會在規則上有重大突破,更注重考驗辯手的現場應變能力,比我曾經參加過的辯論會要難,我真替辯手們捏把汗。
拋開比賽這種競爭性的形式,辯論不僅僅鍛練口才,還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蘇格拉底、海德格爾、黑格爾,潛移默化地感受孔子、屈原、梁啟超,在對語言的組織和駕馭上的操練更會讓人受益匪淺。如果和電視結合,還能鍛練參賽者的臨場表現能力。當然,它也是一種機會,表現好的辯手會得到億萬觀眾的認可,甚至一些最佳辯手由此拿起了電視主持人的話筒,走上了螢屏。
■王蔚卿(1997年國際大專辯論會的最佳辯手):辯論會是我一生中難忘的記憶。當時的生活和現在大不一樣,回想起來,遙遠而美好,就像流星時時在腦海中劃過。那時到新加坡參賽,不僅開闊了眼界,還接觸了很多境外的朋友,至今我還和他們保持聯繫。當年的辯手如今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也許辯論會和我們的擇業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但它的確給我留下了一生難忘的回憶。
■鏈接
「漢語熱」推動國際大專辯論會蓬勃發展
據參與策劃第一屆國際大專辯論會的潘躍回憶:10年前,為了邀請到8支代表隊參加,不知打了多少電話。當時大多數國外大學的答覆是:根本沒有開設漢語言文學專業,實在找不到學生參加。而今年大會報名開始後,有很多大學主動打來電話,要求報名。
無疑,國際大專辯論會的蓬勃發展,與漢語日益廣泛的全球化密切相關。據國家對外漢語辦公室的betway体育手机网
統計,目前全世界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有2500萬人左右,來華留學人數也已達到6萬餘人。85個國家、2100多所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參加漢語水平考試(HSK)的人數已由1990年的2000多人激增到2002年的逾14.3萬人(見圖表)。
據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副主任張凱介紹,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外國人中一部分是出於工作的需要,比如和中國進行商務合作、文化交流等,另外一部分是立志做漢學家的留學生。
北京青年報
- 關鍵字搜索:
- 20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