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國教育改革的三大敗筆
「文革」一結束,中國就開始了教育改革。當時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把教育改革提高到國家的一個主要議程。從80年代到現在,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但人們不難發現,中國和先進國家的教育科研差異並沒有縮小。原因何在?關鍵還在於沒有一個健全有效的教育體制。可以說,中國的教育體制的改革並不成功,如果不是完全失敗的話。以大學體制的改革為例,概括地說,迄今為止,改革有三大明顯的敗筆。
第一就是大學教育的產業化。在任何國家,大學都是非盈利機構。但在中國,大學則是名副其實的產業,是一部賺錢的機器。鄧小平南巡以後,整個國家的惟一目標就是賺錢,大學也無可避免。
在前些年,當經濟增長缺少動力的時候,一些知名的經濟學家還公然提倡把教育轉化成為一個新增長點。政府提倡科教興國,把著眼點放在「錢」上;大學的校長們想要提升自己,也把眼光落在「錢」上。
「錢」似乎成了中國教育改革的萬能良藥。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錢」並沒有給大學教育帶來任何希望,反而導致了無窮的消極後果。
把創收作為目標,自然帶來教育質量的大大下降。現在的很多大學教授把賺錢當作正業,而把教學和科研作當副業。當然,連教學和科研也是以「錢」為目標的。
高額學費的負擔
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大學向有錢階層屈服,教授向有錢學生屈服。大量有錢階層的人士如商界和政界的湧入大學。他們中間儘管有很多好的學生,但不可避免的是存在著大量的文憑、權、錢之間的交易。
這樣做對大家都有好處,教授、政治人物、商界人物都是「同學」,結成一體,對各自的未來都是增值的,惟一受損的就是教育制度。
在另一邊,農村和城市低收入階層的子女則缺乏接受大學教育的激勵機制。考大學從來就是社會底層家庭改變貧窮狀況和個人前途的最主要的一個途徑。只要有可能,社會底層的子女都會拚命努力來爭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但在教育產業化的今天,社會底層家庭及其子女普遍缺乏動力。因為即使他們成績最好,他們也承受不了高額學費的負擔。這些年來,考上了大學卻因沒有錢而無法上大學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學生或者其家長還因此甚至走上了自殺之路。
對社會底層人士來說,受教育機會的被剝奪幾乎等於生存機會的被剝奪。在中國的傳統裡,這種情況經常導致非常嚴重的政治後果。現在也不例外,政權最終是要承擔或者消化這樣那樣的政治後果的。
第二大敗筆表現在毫無理性的大學升級。從師範學校升為學院,從學院升為大學。高等專科學校不見了,專門性的學院不見了,代之以到處林立的大學。北京的學院路從前是名副其實,但現在全部升格為大學。
中國大學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多一些大學沒有什麼不對。但問題是迄今為止的大學升級毫無理性所在。升級的動力大多來自於政治。教育部沒有一個理性的宏觀圖景,讓各個地方自行升級。
為了地方利益,地方官員都希望自己的地盤裡有大學的存在。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地方領導的政績之一。地方領導喜歡,學校的領導更喜歡。隨著專科升為本科,學校領導的行政級別也自然跟著往上升。沒有什麼不好,皆大喜歡。
這樣做受損的也還是國家和學生。現在一方面是大學生大量積壓,找不到工作而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是公司找不到有用的技術技能工人。在很大程度上,大學把大量的本來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培養」成了學無所用的廢料。
中國現在是個工業化中的國家,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也會繼續是。這種經濟要求大量的技術型熟練工人,大學理應配合這種經濟發展趨勢,但卻沒有這樣做。中國有大量的基礎研究,但就是沒有辦法把它們轉化成為產品。即使可以轉化成為產品,但也沒有好的工藝水平。這和德國、日本在工業化進程中的高等教育體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以說,缺乏高技能的熟練工人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制約。這種制約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會越來越明顯。
假大空的並校風
第三個大敗筆就是假大空的並校風。為了趕上世界水平,這些年來中國到處出現合併風。企業的合併重組還說得過去,但大學的合併顯得毫無道理可言了。不知道這是領導層本身的思想還是從哪一個國家學來的經驗?如果說大學升級的動力和地方利益有關,大學合併顯然來自上層。
上層搞瞎指揮,下面就跟著做。什麼碩士點、博士點,什麼一級學科、二級學科,什麼教育科研基地等等,都要上面來批准。這樣就強行製造出大學合併的激勵機制來了。一些大學之間本來就是矛盾重重,但上面也要求強行合併。大的就是好的,大的就是先進的。
但是事與願違。大學合併了,不但假大空,而且失去了各自的特色。什麼都沒有改變,什麼也改變不了,只是一種變相的權力再分配而己。
教育改革關係到長遠國家利益,並且是極其複雜的大事情,可惜的是,「錢」字當頭的教改思想已經給中國的教育帶來了棄之不掉的負面效果。這種思維方式不糾正,無論怎樣的教育改革也會無濟於事。現在正是新領導層重新考量教改的時候了。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文章來源:聯合早報
- 關鍵字搜索:
-
《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