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凱是華裔著名數理經濟學家,從師於普林斯頓大學鄒至莊教授,習數量經濟學,取博士學位。最早的論著是「數量經濟學」。
中國經濟學者黨國英認為,楊小凱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在華人世界的經濟學講壇上開講他的著作是恰當的。
任不寐在「楊小凱,站在李慎之與路德之間」恰當地評介了楊小凱的學術成就,李慎之是無之以比的。
體內文化人把李慎之抬舉為「中國自由主義領軍人物」,是一種毫無證據的不負責「論定」,也足見體內文化人低劣的學術素養。九泉之下的李先生未可認同。中國自由民主運動不可能認同。
不客氣說,這是對當代艱苦卓絕的自由民主主義運動的不敬和挑釁!也是對削弱自由民運精神傳統、豐厚積澱、英雄人格的一種客觀配合,是良心不足,猥瑣有餘的中國體內文化人的虛假精神安慰。
可以肯定的是,作為一種思潮的頭領,特別是當代自由民運存在的條件下,必須有基本足夠的著述和實踐。對這兩方面,李先生是很難滿足的。所謂「新自由主義」是不是用體制內評定教授,研究員的簡單規格?比如,獨立出版過一本書之類,來論定李先生呢!
既然,缺乏足夠的著述和自由實踐,何以得有「博大精深」之類的種種評語。有人會說,「孔子有何論著」?那是不發達的遠古文化現象,豈能適用當今!
雖然,對「新自由主義」的論駁指定在「建設民運文化」「建設民運政治學」的範疇內,但我尚無暇顧及。
可是,我基本同意劉水「李慎之是大陸知識份子的遮羞布抑或招魂幡」的初步觀點。不怪李先生。
同時,另外說,當代「自由、民主運動文化」(簡稱「民運文化」)的全部歷史內容是劉水論點的正面論據!所以,他的前文十分簡約
什麼是「自由民運文化」?即是歷次民運極其漸進低落時期的有影響的文章、宣言、演講、聲明、聯名信、書刊等。
它們顯示了歷次自由民運的緣起、發展、結局和評價,代表了自由民主主義的時代精神和歷史方向,具有旗幟意義。並且,自然拱現了自由民主主義的代表性事件和人物,是自由民運的豐厚歷史積累、卓絕精神財富、光榮堅韌傳統的原始見證。是自由民主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歷史根據和精神依托。
鑒此,我應該重複《當代民運以自由和熱血迫使中共僅僅將「人權」字眼載入專制憲法--25年「人權」入憲路回望「中國人權宣言」及「同盟」》的重要引言:
余雙木在「從體制內變為堅定的自由主義者」中正確並清楚地指出:
「李慎之的逝世,是中國自由民主事業的一大損失。但從他逝世引起的反響來看,體制外力量早已成為爭取民主自由的主力和主流。」(《解放》2003年6月號)
在這裡,余雙木對「體制內外」的格局做了基本的區分。並且,承認和肯定在李慎之逝世之前,「體制外力量早已成為爭取民主自由的主力和主流」。
這就是經過我們反覆證明的「自由民主派」是中國民主進程的「主力先鋒、本原機制、主角角色」的屬性三要素。其中,有的「黨內改良派」「反叛共產黨人」進步為「民主派」。
中共黨內的「先知」顧准歿於1974年。「顧准文集」出版於1994年。
「不在刺刀下做官」並號稱「中國自由主義領軍人物」的李慎之歿於2003年。其「風雨蒼黃50年」,出盧於1999年。
在「體制內」鳥籠裡哇啦哇啦的所謂「新自由主義」,有理由尊稱李慎之為「中國自由主義的領軍人物」。因為,藍天下翱翔的大雁無力體驗宇宙的無垠。
然而,無論是「顧准文集」問世的1994年,還是「風雨蒼黃50年」出盧的1999年,距離79民運遲到15-20年。距離89民運遲到5-10年。而且,重要是,沒有達到自由民主運動現實主義的思想標高。
社會政治思想史的變遷不是單純學術的。即使倫學術,「社會民主派」已經創建了「民運政治學」。並且,成為「民運文化建設」「民運政治學」的學者、專家、研究員。
57右派的前輩自由主義者們和中共進行的是簡單的政治較量。
◆民主牆運動作為大陸現代自由民主主義的發軔,沒有落在體內高級知識份子,卻歷史地落在了青年「自由民主派」的肩上,這不能不是我們的難逢機遇和光榮使命,也不能不是中共體內專家、學者們的歷史和現實遺恨。
◆只有當代自由民運才是「新自由主義」的精神家園。
◆集權共產體制何曾是「自由主義」的土壤!?偽矣!
86年10月,楊小凱作為索羅斯資助的「中國開放與改革民主基金會」的首選「中國代表」,被中國政府否決。同樣,我的首選「顧問」也被否決。
把一個七尺男兒比作「珠沉玉碎」,是因為小凱在我的心中,是一個有才華的柔美淑女。
文革中,楊小凱青年氣盛,舍我其誰的歷史感、責任感充斥在他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根血管。
一篇「中國向何處去」的雄文,使他成為長沙市湖南省聲名顯赫的「革命闖將」。
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空氣籠罩下,他「公然」反對「周大總理」,下獄10年,其母歿於非命,實在是兩代人的悲劇和洗禮。其父,曾經作為帥孟奇的「弟弟」,一同開展地下工作。
歷史上,湖南的幹部就有一股「反周」潛流,似乎認為,做我們毛主席大管家的,不應該是一個浙江紹興師爺。當然,還有一些如「任用幹部」「路線鬥爭」「經濟建設」派系糾紛的具體內容。
86年盛夏,酷日當空的一天,應楊小凱電話,我帶著女兒來到他下榻的「體改所」招待所,第一次和他見面。桌上攤著幾張寫了一半的文章稿紙。
我們首先說起監獄的生活。他奇怪,北京的監獄,怎麼吃得飽?可見,外省監獄的污糟。他說,那時,年輕,個子大,飯量大,經常挨餓。現在,留下的後遺症是,惡夢中會不由自主地雙手捶床。
我對他出獄不久幾年能夠去美國讀書,感興趣。他說,是在監獄向一個老右派學的英語。
86年的中國政局似乎又回到了「中國向何處去」的命題和怪圈。據說,他學業完畢,這次回來給「體改所」講課,再去香港或澳洲謀事,若干年後,意圖回美國發展。他為自己的戶口不能遷入北京而無奈。
86年的國民經濟是平穩的一年,也是隱藏危機的一年。
我問他,照這樣下去,中國的經濟改革行嗎?是不是亞洲「四小龍」的模式?他說,是。還說,蘇聯的計畫經濟,發展快,是成功的。誰都沒有料到,計畫經濟支付不起巨大的代價和浪費,90年代初,蘇聯終於垮掉。
列寧的奇特和矛盾在於他作為「西歐主義者」,一生反對俄國農民社會主義的村社制度。然而,他發動早熟的十月革命,將他自己逼上了「農業社會主義」的龐大實驗場。70多年後,他的國家又回到了西歐軌道上。
我和他淺談了什麼是制度的優越性問題。
歷史學家都說,秦國之統一中原得利於優於奴隸制的封建制。但滅亡何之以速!?
古羅馬和奧斯曼帝國,征服歐亞,其政經制度遠在秦磚漢瓦以下,仍舊「荒塚一堆草沒了」。
一、二次大戰都是武力兼併之戰,德意日的制度優越嗎?不過是傳統封建制、現代民主制加資本主義大生產。最後,都戰敗了。
中世紀,蒙古族在中原立國元朝89年之外,橫跨歐亞大陸還建立了四個「大汗國」,分別不過幾十年。農耕時代的牧騎制度優越呼!還有拿破倫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蘇維埃聯盟大帝國的制度,優越嗎!
可見,落後社會民族可以依靠國家集權吸取先進生產方式,發展經濟,富國強兵,卻不能富民。
靠暴力發家,依戰爭而亡,僅僅對戰爭和擴張來說,那些大帝國是優越的,適應的。然而,是爆髮式優越。特徵,是「國富民窮」。
不能說,這種制度是人類生存的優越選擇。當然,也是人類曾經不能免除的厄運。今天,在美利堅帝國和中華帝國的暗中對峙下,台海一決,能夠倖免嗎?
他聽著,若有所思,結論說,權力和野心通常是歷史的槓桿。你看,贏政、愷撒、成吉思汗、希特勒、東條、斯大林……國家、民族經常是統治者的工具。代價,也要由二者來承擔。
這年年底,爆發了86學潮。
86學潮是「57右派啟蒙發端,78民運開拓奠基,86學潮發展壯大,64抗暴全民覺醒,93-96上書前仆後繼,98組黨後期戰略、建設民運文化標誌成熟,人權抗爭網路時評後續深化」「七大民運史觀」中的重要鏈條。
86學潮,校園民主,遊行示威。
以"安徽科技大"、上海"交大""同濟""華東師大""復旦"為前導,市民參與,高呼口號,舉起標語。"睡師猛醒","民主思潮,浩浩蕩蕩","要人權、反暴力、反官僚、反愚弄","反漲價","藝術自由","提倡平等","反對新聞壟斷","堅持改革,""實現社會民主"。學潮波及全國高校,民運進一步街頭化、規模化、民主政治化。
報載貴州民主勞工薛德雲、上海民主勞工史關福等代學生受過,被處刑罰。今天,還知道,楊天水,張林一群人最早在江蘇、安徽、海南、雲南的民主活動和受罰就在這個時期。
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因平息"資產階級自由化"學潮不力,被迫辭職。
受"右派運動"的沐浴及"民主牆"民運的海內外影響,派生出80年代"黨內改良派"的"資產階級自由化",代表人物是方勵之、王若望、劉賓雁、張顯揚等,在高校和學界產生重要作用。後被清除出黨。其中,王若望是傑出的「反叛共產黨人」,堅貞的民運民主派。
臨別時,我把「獄作」「農業社會主義批判與改革」的手稿副本送給了楊小凱,祝他成功順利。
永別了,親愛的兄弟,放心走吧!
======================================================
(大紀元記者凌雲墨爾本報導)世界知名華人經濟學家、澳大利亞莫納什(Monash)大學教授楊小凱先生因身患晚期肺癌,不幸於7月7日早晨7點49分(北京時間5點49分)在家中去世,得年55歲。追悼會定於7月14日下午舉行。
楊小凱教授去世時其妻子和三個孩子都在身邊,楊小凱夫人表示,先生走時很安詳,希望朋友們不要太難過,因為長期受病痛的折磨,這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
楊小凱學名楊曦光,小凱為乳名。1948年出生於吉林敦化。
據楊小凱教授的學生介紹,就全球華人經濟學家而言,對中國的政治變遷和經濟改革有切身體驗和真知灼見者,是少數;能對現代經濟學做出理論性或挑戰現有理論體系者,是極少數;而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者,更是希缺得如鳳毛麟角。楊小凱,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華裔經濟學家,卻有幸成為其中之一。
楊小凱教授生前任澳大利亞莫納什(Monash)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遞增報酬和經濟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論文見諸於《美國經濟評論》(AER)、《政治經濟學雜誌》(JPE)、《發展經濟學雜誌》(JDE)、《經濟行為於組織雜誌》(JEBO)等國際一流的學報,已出版了《專業與經濟組織》、《經濟學原理》等多部中英文專著。
楊小凱教授追悼會定於7月14日下午2點舉行,地址如下︰
St Darnabas Anglican Church, Glen Waverley
800 Waverley Road, Glen Waverley, VIC Australia
電話︰(00613) 95607494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任畹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