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者是最大的腐敗分子
正是為了看家護院的需要,起用貪官污吏,把重用貪官污吏當成政權穩定的法寶。在獨裁者眼裡,根本就沒有沒有腐敗與不腐敗之說。所謂的腐敗分子,也不過是不能被很好地利用的腐敗分子。獨裁者靠什麼人來管理人民?靠得就是官僚階層。因為獨裁者不可能事事躬親,他必須靠一個階層來來實現統治。奴隸社會靠家臣統治,封建社會靠王公大臣效忠或政黨。但是不管那種形式統治,適當腐敗是換取大臣們效忠的一種手段。
宋朝以前,國家所用重臣多是清官,官場腐敗相對比較清廉。清官治國,儘管能安定百姓,但有可能對皇帝構成威脅。歷史上能廢皇帝的,多是有清官所為。因為只有清官,才會建立超過皇帝本人的威望和權力。把治理國家的重任交給貪官,一則,貪官不得人心,對皇帝構不成威脅,二則,一旦國家出現危機,可以拿貪官平息民憤。自宋以後,「貪官治國」被後來的歷代王朝所採用,中國「大臣廢帝」的也就很少發生了。
對於獨裁者來說,「清官治國」,不僅費心費力,而且危機重重。一則,清官幹出政績,清官的威信就會如日中天;二則,因為清官的道德標準高,獨裁者不能為所欲為。所以,「清官治國」,雖然腐敗問題很少,但是政權穩定性就可能構成威脅。
一般來說,每個朝代初期的大臣,多是清官。他們因為清廉和有能力,所以,才具有革命的號召力。可是,一旦革命勝利,清官就會對皇帝構成了威脅。這也是每個朝代初期「路線鬥爭」激烈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代之後,皇帝為了絕對權威,往往重新拾起「貪官治國」法寶。正是因為貪官治國的原因二代領導人,也就很少啟動「路線鬥爭」這個這一工具了。
貪官維繫著國家,「腐敗」維繫著獨裁。獨裁社會,只有官員都去搞錢,才能避免了統治者內部的權爭。如果官員不是把心事放在貪污上,而大家都跟范仲淹÷王安石一樣執政為民的話,那麼統治者內部勢必陷入激烈的權爭,整個社會也就可能動盪。動盪的結果,皇帝在平衡各方面利益後,不得不回到「貪官治國」的老路上來。
儘管貪官治國有利於官場穩定,但是,「貪官治國」控制不好,也會出現官員過份貪婪,導致官逼民反。這也是宋代農民其一連綿不斷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只要官場不造反,儘管出現一些官逼民反問題,只要皇帝出面,加大反腐力度,殺幾個過分的貪官,民憤也就平息了。正是使用貪官治國的原因,導致為官必貪。也正是官場為官必貪,所以,人們「清官情結」「好皇帝情結」才會成為情結。
儘管「貪官治國」擴大了統治基礎,穩定了皇權,但是「貪官治國」也導致官場腐敗無能,國力虛弱,招致外辱。清官在官場站不住腳的危害,就是全國人民要為此買單。貪官治國策略的實行,儘管朝廷內部穩定了,但是,整個國家也就越來越腐化墮落了。中華民族災難深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貪官治國落下的病根。「貪官治國」,既得利益集團形成,社會進入超穩定狀態,任何改革努力都會被既得利益集團所剿滅。
中國士大夫要為官場所用,不僅需要練就唾面自乾的臉皮,而且養成了認賊作父的本領。在利益和大棒的淫威下,權勢讓一些人任三歲小兒作乾爹而不認為可恥,而他們整治親爹娘也在所不惜。專制制度不僅腐敗著社會,而且腐敗人們的心靈。所以,皇帝是民族最大的敵人。
正是獨裁者是最大的腐敗分子的緣故,所以,在獨裁者眼裡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聽話的工具,一種就是不聽話的敵人。在獨裁統治下,需要的不是官場敵人,而是絕對聽話的工具。如此治理國家,也只有越治越腐敗了。
一個家庭,如果因為家長的原因導致家庭破落的話,這個家長就是一個敗家子。如果一個國家因為獨裁者導致一個國家長期敗落的話,這個獨裁者也就一個敗國者。敗國,就是賣國,甚至比賣國更為可惡。
國家,國家,獨裁者往往以國為家。既然以國為家,那麼獨裁者也就沒有敗壞國家的理由,可是,事實上獨裁者敗壞國家比比皆是。正是因為獨裁者以國為家的緣故,看家護院也就成了獨裁者首要任務。為了看家護院,獨裁者往往置國家利益與不顧,以「穩定」等為由,拒絕社會變革或進步。為了一人或少數人獨裁統治,四處擴張,把國家推到戰爭邊緣;為了一人或少數人的獨裁穩定,不惜拿民族的未來作賭注……很多獨裁者的信條就只有一個--就是一人或少數人的統治不變顏色。至於國家的利益,始終是第二位,或更次要的東西。所以說:獨裁者才是最大的賣國賊。
(讀者推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獨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