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翰海十週年暨200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在北京嘉裡中心結束,此前被普遍關注的海外回流的圓明園遺珍「清乾隆.獸面門環」銀鋪首被國內藏家以385萬購得;「清乾隆.銅鎏金嵌百寶福壽番薰」藏品以671萬元落槌價成交,買主來自場外一神秘電話。
據瞭解,近幾年來,在重要拍賣會上創造高價位的基本都是海外回流文物。它們在國內各大拍賣行的拍品中平均佔到了四成,中、高檔次拍品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11月30日,由美中收藏家協會集合的200多件來自美國的中國文物將在上海國泰拍賣行舉行公開拍賣。這是海外收藏品第一次有組織的在內地大規模拍賣,這種一改以往由拍賣公司徵集,而是主動出擊、集體亮相的方式,將把2002年以來拍賣市場的海外文物回流熱潮帶入一個新高峰。
第一次集體試探
據美中收藏家協會會長周德昭介紹,這批文物估價約人民幣6000萬元到7000萬元左右,它只是一次投石問路之舉。
這批文物中70%為會員私人收藏,另外來自會員的親友或登報公開徵集。品種以字畫為主,也有戰國青銅器、宋元瓷器、清朝墨絹禁書等。《翡翠群仙朝聖》估價最高,約2000萬元至2500萬元,出自一位紐約華商,他在緬甸買了一塊毛坯玉石,送到北京請工藝大師彫刻,耗時三年完成,多位寶石專家學者認為它是翡翠彫刻中十分完美的作品。
還有不少是直接從大陸帶到美國,不乏傳奇色彩的拍品。如張大千的《金碧荷花圖》由曾擔任蔣介石秘書者提供,得自宋美齡的贈送。
不過,這次集體拍賣的海外回流文物普遍估價較低。周德昭解釋說,協會在兩年前著手籌劃這次回流。但大部分人對於國內文物市場和政策很不瞭解,估價與目前市場行情的變化尚有距離,也存在不少顧慮。
「一是擔心文物拿回去之後賣不掉還能否拿回來,二是到了國內有沒有保險,三是賣掉後以人民幣還是美金來交易。」周德昭說。
雖然這兩年中,協會邀請故宮博物館等權威機構的專家到美國與會員面對面交流,減輕了他們的顧慮。但由於是首次拿到國內拍賣,很多會員還不敢提供精品。
如華盛頓榮氏家族收藏了珍貴的青銅器和瓷器,他們只是希望文物有妥善安置,在協會動員下拿出一件元代青花龍紋小蓋罐作為試探。而從巴西移民到美國的錢氏家族,在巴西時與張大千是鄰居,得到了張大千贈畫,這次只提供了兩幅晚年代表作。以收藏玉器和瓷器聞名的聖地亞哥夏氏私人博物館也只以一件文物來探路。
「真正的大收藏家還沒有出手。很多人抱著期待的心態觀望這次拍賣,一旦形勢好將是極大的鼓舞。」周德昭相信,這次他們主動帶回海外文物的嘗試「只是一個開端」。
海外千萬文物在民間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會主任張永年介紹:「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各國博物館保存的中國文物有百萬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間的中國文物是這個數目的10倍。」
他坦承,儘管基金會沒有放棄努力,但是文物一旦進入了國外博物館,就很難再追回來,所以真正有可能回歸國內的其實只是民間的海外文物,也就是由收藏家保有以及在藝術品市場中流通的中國文物。
在海外,民間流傳的中國文物一部分由古代的交易和近代的掠奪所得,收藏家們獲得中國文物的途徑除了祖傳和交換,大部分還是通過藝術品市場。第一級市場是古玩市場和商店,香港有兩條著名的中國古董街中環荷裡活道和上環的摩口羅街,內行者可以從這裡淘到售價僅為拍賣價格1/4的古珍。紐約曼哈頓的46街則是囊括世界各地文物的古董街。紐約和倫敦每年舉辦亞洲藝術博覽會,頂尖的中國藝術品古董商都會參加,對整個市場上中國文物的走向有主導性作用。
作為第二級市場的拍賣行,是考察藝術文物市場重要的指標。中國文物拍賣中心幾度轉移。20世紀50年代,中國古董在倫敦拍賣行興起,直到60年代由於政治、經濟勢力此消彼漲而轉移到紐約。7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國的中國文物收藏熱也盛極一時。80年代以後,香港憑藉大陸文物走私狂潮,躋身為中國古董拍賣重鎮。
海外民間文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來自走私,這也是海外文物還在不斷增加的原因。張永年無奈地表示,最近幾年文物走私情況並沒有好轉。「走私已經形成了產業鏈,陝西、山西、河南等幾個文物大省,第一天挖出來的東西,第三天就到了香港。」因為香港是古董進出口不受限制的自由港,已成為走私文物進入國外的主要集散地。一些國家遵守聯合國有關規定,對於非法流失出去的文物不會收藏,走私文物最終還是進入民間市場。
與各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每件都有記錄、確切可考不同,失散在民間的海外文物難以得到具體的統計,只能根據各地區收藏趣味的不同大致辨析出分布狀況。瀚海拍賣公司總經理溫桂華女士分析,日本藏家較喜歡中國書法和漆器,臺灣地區藏家則偏好玉器。張永年也指出,法國舊時代上流社會以收藏瓷器為身份標誌,所以法國的中國瓷器相當豐富。
海外收藏家的趣味也與如今國內興起的收藏家有一定差別。他們十分看重古董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甚至外形有微小瑕疵也不是特別重要。尚處在起步階段的國內收藏業則偏於外表的美感。最明顯的體現在對瓷器收藏上的分化,高古瓷器在海外備受歡迎,而明清時代美觀艷麗的瓷器是國內收藏的熱點。但這種審美差異亦因市場的發展在逐漸模糊。
雖然中國文物在海外一直受到追捧,但文化上的隔閡令不少外國收藏者並不理解手中珍品的價值所在。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在2002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以4150萬港元創下高價的《清雍正粉彩蝠桃福壽紋梅瓶》,竟然被外國藏者用來當檯燈座子。
文物市場熱中國
文物流動的規律是戰亂時代向安定的地方走,和平年代向富裕的地方走。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國內藝術品收藏市場的興旺,吸引流落異鄉的中國文物踏上千里返鄉路。
周德昭說:「國外市場中國古董熱潮已過,趨於平穩,國內這幾年無論哪個種類的文物都能火。」
1992年,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和文物政策開放,海外收藏家開始陸續把流落的中國文物拿到大陸拍賣。2002年,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明文規定允許私人收藏,海外文物回流出現高峰。
在近幾年海外文物回流潮中,幾件引人注目的珍品如《翁氏藏書》(450萬美元)、《研山銘》(2999萬元)、《晉索靖書出師頌》(2200萬元)等在國家有關規定保護和「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搶救下,實現了國寶收之於國。而圓明園豬首、粉彩蝠桃橄欖瓶也以捐贈的方式回歸國內。但真正被海外民間的中國文物持有者看重、影響回流的決定性力量還是國內私人收藏家的興起,海外文物回流實際上主要就是在國門內外的民間流動。
國內新富階層的產生和壯大直接引發了藝術品收藏熱,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收藏家對於外國藝術品沒有太大興趣,熱點集中於本國藝術品和文物。這兩年也有不少內地買家到紐約、倫敦、香港的文物市場上搜尋藏品,由於貨幣流通問題,他們的大本營依然是本土市場。相對於「走出去」,他們更期待賣方將流失文物「送進來」。
溫桂華認為,國內與香港拍賣市場間目前仍有差距,香港走精品路線,量少質高;而因為在起步階段,國內還是以量取勝,需要各種檔次的拍品滿足剛剛進入市場的藏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