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國資委審查181家央企120家有財務問題

 2005-01-13 08: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統計評價局局長孟建民透露,在對181家中央企業的財務審計報告進行突擊檢查後發現,有120家企業有相當部分的財務狀況沒有進入財務審計報告;有30家企業的財務審計不全面或不深入;有13家企業的財務審計報告結論與事實相反;還有13家企業的財務審計報告存在技術問題。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報導,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使國資委在出資人的財務監管上不得不收緊,並已經選聘了會計師事務所,對國企進行審計,目前共有16家試點企業。負責該項工作的國資委統計評價局人士透露說,「這16家企業的財務決算審計結果,將隨著今年3、4月份的財務年報對外公布。」

  據報導,2004年,國資委相繼發布了兩個令,分別為《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報告管理辦法》(國資委5號令) 和《中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7號令)。

  其中國資委7號令,關於對央企負責人審計規定,「資產規模較大企業負責人,委託國家審計機關組織實施;未委託國家審計機關的,採取招標等合理方式,聘請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社會審計組織實施。」

  此次國資委向企業直接派出中介機構審計企業財務決算報告,顯然是貫徹這兩個令的一個舉措。

  針對孟建民提供的數據,中國媒體普遍報導為央企在財務上的造假行為,但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孟建民強調,他並沒有說國企做假賬,而是在本月8日舉行的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年會上宣布,在181家中央企業中,財務審計合格企業佔總數的92%左右,不合格的企業佔8%。國資委在對181家中央企業的財務審計報告檢查後發現,有13家央企的財務審計工作屬於不合格,應該披露的沒有及時披露出來。

  孟建民說,從2004年國資委對 181家中央企業進行的清產核資中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像總資產損失超一成的達80家,其中包括:40家企業總資產損失超過10%,40家企業的總資產損失超過了20%。財務審計內容披露得不充分的接近120家,其中包括30家企業的財務審計不全面;13家企業的財務審計報告結論與事實相差較大;13家企業的財務審計報告存在技術問題。

  他也指出,在181家中央企業中,有92家企業沒有設立總會計師崗位。因為對央企的財務審計歸財政部統一標準管理。目前中國財政部正在積極制定總會計師制度,具體什麼時間出臺現在不能確定。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