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國人談中國:被拋棄與被遺忘的
接受了市場競爭觀念的城裡的中國人,是少有同情心的。對於在社會競爭中的弱者,比如農民、失業工人等,他們談及時常是帶著不屑和輕蔑。而蜷縮在座座繁華都市陰暗角落裡的流浪乞討者們,是連受到城裡人這份輕蔑的資格都沒有的。在城裡人的眼裡,他們就像棄貓棄狗一般流浪在街頭,與棄貓棄狗一道爭搶著丟棄的食物,他們是不能被算作是"人"的。現實中的他們確實也算不作"人"!因為夢想、尊嚴、感情、權利和義務這些作為一個人該擁有的一切,對他們而言都不存在。城裡小姐太太們牽在手裡賞玩的寵物犬,不論其買價和生活費用,單是每年交給城市公安部門的寵物管理費就達幾千上萬元之巨。而他們呢,即便是非病即殘、非老即幼的慘烈狀況也難以讓人掏出幾角一元的硬幣來,反而讓人心生厭惡。他們不知道那個社會上新近發生的事情,沒人與之交談,不識字,沒有電視,他們已經被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所拋棄、完全隔絕。
孫志剛一案後,在一片爭議聲中,政府將收容站改頭換面,變成了救助站。這對生活無著的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可實施以來,效果並不理想,流浪者寧願露宿街頭也不願進去。對流浪乞討者的宣傳不到位可能是一個原因,可更主要的還是我們的救助措施不完備,有缺陷。救助期限為10天,然後送回原籍,或者離開救助站繼續流浪,貧困依舊,乞丐仍是乞丐。
筆者以為,既然政府的福利救濟不能救助所有的貧困無助者,那政府就應該正視他們的存在,不要遮遮掩掩,積極借鑒國外好的做法,切實保障流浪乞討者的生存權,打擊針對乞丐這一弱勢群體的犯罪行為。前些時候新聞報導過社會青年毆打乞丐致死事件,也報導過針對乞丐的投毒事件,這些雖是鮮有發生,卻足以令人心驚膽戰:對弱者竟能下這樣的毒手。這也證明了一個事實,即流浪乞丐者的生命是不被人尊重的。
近來,中國的幾個 "窗口"城市的政府正在考慮著為乞討者設立"禁討區",以維護其作為大都市的形象。城市的形象與人的生存孰輕孰重?流浪乞討者們是沒有辯駁的可能的。在寒冷徹骨的冬夜裡,這樣一群被遺忘的人就捲著幾張破棉絮躺在立交橋下,有的忍受著飢寒,有的飽嘗著疾病的折磨,有的等待著死神的召喚。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血凝成的詩句不僅是千年前歷史的寫照,還是當今繁華與文明背後的陰影。不知我們的政府、社會能否把他們當"人"看待。
- 關鍵字搜索:
-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