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北京天文館徒有華麗外殼?

 2005-02-28 01:1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有著世界上唯一的一部《科普法》,可見中國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把科學普及提得很高。
《科普法》實施的第二年,中國進行了全國範圍的「2003年公眾科學素養調查」。結果顯示,在1000個中國人中,不足20人瞭解基本科技知識。而1991年日本的數字是30人,美國2000年的數字是170人。

  調查還顯示,92.3%的中國人一年沒有參觀過任何科技館或博物館,一年中參觀過3次以上館展的公眾比例僅為0.7%;平均每540萬個中國人才擁有一座博物館,而平均每41萬美國人、每38萬日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

  雖然有了法律上的支持,但由於經濟落後和發展不平衡,所以中國的科學普及事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科普研究所編撰的《2003中國科普報告》顯示,2002年中國人均科普經費為0.38元(人民幣,下同,約0.08新元),且分布不平衡。北京等三個地區人均科普經費超過1元,但西部地區人均科普經費低於0.20元,還有很多偏遠地區人均經費只有幾分錢。

  北京是中國科普資金投放的重地,但這裡的科普經費也算不上「充裕」。根據本報向北京市科協科普部計財處瞭解的情況,市科協今年的科普經費預算與去年和前年持平,市人均科普經費仍然沒有達到2元。但是他們不願意透露具體數字,計財處田處長表示:「說出去以後叫人笑話」。

  在科普經費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北京市政府投資3億多元(約6000萬新元)、歷時三年時間建立了一座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由地下2層和地上5層組成的「新北京天文館」。新天文館的設計除了由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設計師負責外,也得到美國王弄極建築師事務所的參與。據說這裡的先進設備可以與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館、紐約海登天文館等世界一流天文館相媲美。

  可寶貴的資金是不是花費在科普建設的「刀刃」上?還是只買了個華麗的外殼和花哨的擺設?對於科學普及教育來說,是「硬體」重要還是「軟體」重要?一些人在參觀完新天文館後提出了質疑。

一半資金花在設備

  據報導,3億資金中的一半花費在購買設備上,包括球幕劇院、3D和4D數字劇場、口徑300毫米的太陽真空望遠鏡等的設備。

  在3D動感影院裡,觀眾可以坐在「飛船」(船艙式動感座椅)中觀賞電影。而在4D影院中,劇場會根據劇情發出煙、水、風等效果,同時座椅也會產生振動,給帶著「立體眼鏡」的觀眾強烈的刺激。

  還有約3000萬(約600萬新元)的資金花費在天文館北側長153米、高30米的雙曲面馬鞍形的玻璃幕牆上。這個玻璃幕牆是由800多平方米形狀各異、曲度不同的玻璃製成。據說由於每塊玻璃都需要特製的模具,生產廠家的廠房都被堆滿了。

  再除去早期居民拆遷和場館運轉的費用,天文館已經沒有多少資金來添置展覽內容,所以給觀眾留下一種「徒有其表」的感覺。滿懷期待來參觀的觀眾,卻在時尚前衛的玻璃幕牆內,看到粗糙的青花大瓷瓶、紅色地毯、鍍金欄杆和單調的展覽。

新館設計師呂琢:

能激發對天文興趣

  之所以採用費用較高的玻璃幕牆設計,新館設計師之一呂琢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天文館應該是一座對於孩子和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建築物,而單純卻神秘的玻璃材質正可以形成一個充分寬鬆的公共空間,激發他們對於天文、科學、審美的興趣。」

  對於建築的花費是否太大,呂琢說:「天文館作為一個科普文化設施,除了要提供空間容納觀眾和工作人員這一基本物質功能要求外。空間的質量、尤其是滿足建築空間給人的感受及審美趣味性等精神方面的要求也是不可或缺的。

「建築材料的選擇要考慮多方面的內容,而不是單單說它是貴還是便宜。玻璃幕牆或是其他的某一種材料是否該用,以及如何用,其答案因時、因地、因項目不同而異,而最終評價它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要由時間作出最權威的答案。」

45分鐘參觀完

  天文新館一層的「太陽科學廳」非常華麗,光影和激光的技術在牆壁上形成了群星閃爍、流星滑逝的畫面。這裡有模擬太陽模型,還有從樓頂的真空望遠鏡投射下的直徑1.8米的太陽投影,可以說這裡是最讓小朋友流連的地方,但也只需要花費20分鐘的時間來參觀。

「太陽科學廳」外的一層主展廳,擺放了航空紀念幣、舊天文館淘汰下來的設備和一些模型。牆面上還粘貼著一些恆星、隕石的照片,但都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地下一層的展廳很陰暗,掛著一些科幻圖片,大多數觀眾也不會駐足欣賞。有觀眾計算了一下,平均參觀整個展覽的參觀時間只需要45分鐘左右。

  由於展覽內容缺乏,「看電影」就成為家長和孩子來天文館的主要活動內容。

  很多觀眾都同時買了3D、4D影院和球幕電影院的全部3個劇場的票,一圈看下來他們發現,三個影院放映的《生命頌》、《尋找生命》和《逃離恐龍島》三部影片內容雷同,缺乏新意。甚至有的家長說:「我估計都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片子,以前好像都看過。」

  除了展覽內容匱乏,還有很多家長認為天文館的票價偏高。據瞭解,三場片子看下來,如果按照一個家長帶一個孩子參觀來計算,共需要175元(約35新元)。這個價格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雖然可以接受,但不可能多次帶孩子去參觀。

展覽單調票價偏高

  天文館業務部李姓負責人向本報介紹說,北京天文新館計畫的接待能力只有2000多人,但節日假日的參觀人數經常超過6000人。

  對於觀眾提出的排隊買票時間過長、參觀環境嘈雜、展覽內容和硬體配套設施不足等意見,李姓負責人表示:「去年12月到今年4月都是新館的試運營階段,不完善的地方我們以後會盡量改進,展覽內容也會進一步豐富。」

  曾經有一位中國的老科學家說:「什麼時候能讓公眾像迷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樣迷科學就好了!」現在科普參觀者真的在寒風中站一兩個小時來排隊買票了,可單調的展覽、陳舊的影片、偏高的價格又能讓這種熱情持續多久?而那些偏遠地區、沒有科普經費的孩子,又什麼時候才能夠瞭解科學?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