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曾仁全:天方夜譚的「和諧社會」

 2005-03-03 05:0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2月20日,胡錦濤先生在中共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他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

「構建和諧社會」自然是好,而且是人民的願望,是十億農民與工人夢寐以求的想法,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緻。但問題是,這樣一個處處都不平等的國家,一個人治的社會,如何「和諧」?身無分文的弱勢群體與少數靠掠奪、靠投機而富裕起來的紅色富豪能夠和諧相處、榮辱與共嗎?從上到下一大批高高在上的貪官污吏會對普遍工人和農民誠實守信、平等友愛嗎?

讓我們再看看胡錦濤先生對於「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解:「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在一個處處不公,貪污盛行,道德淪喪,法制失效的社會裏,空談和諧社會有什麼意義?

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的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才是基本價值取向與基本精神。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孔子說:「禮為上,和為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不可否認,古人遺訓都是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人與自然環境之間關係的一個基本的價值取向。但中國社會從毛澤東集權時代後現在的後集權時代,由於制度的作孽,將本來不和諧的社會引向更加不和諧的氛圍中。執政半個世紀的中共來說,是製造不和諧社會的罪魁禍首,現在提倡「和諧社會」,那等於是提倡狼羊一家,水火相容。

身份歧視是製造不和諧的第一個原因。毛澤東的時代,將同樣的中國、同樣的中國人,人為地分割為「商品糧」和「農業糧」的兩種人。城市和市民享受著種種制度優惠,而農村和農民卻受盡剝奪和歧視。在本質上,這樣的身份歧視與農奴制、種姓歧視、種族歧視等野蠻制度毫無區別。現在,這種體制雖然逐漸瓦解,但是,貧窮和落後仍然將農民排斥在現代社會之外,農民工進城務工、農民子女讀書就業仍然受到歧視,仍然不能享受平等的福利待遇。

社會不公是社會不和諧的第二個原因。江澤民的時代,有限的資源和財富幾乎全部被利益集團控制,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全國百分之三的權貴階層控制了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財富,使得有錢的人越有錢,用手中的錢賺更多的錢;而另一方面,窮困的民眾更加窮困,貧窮的人口越多,掙錢的機會越少。

無官不貪是社會不和諧的第三個原因。中共後集權時代,腐敗猖獗,蟥蟲般凶猛的官僚體系肆意橫行,買官賣官成為公開的秘密,官僚與官僚之間、官員與民間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與商品關係,造成民眾自我身心的扭曲,腐蝕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對大自然的破壞是社會不和諧和的第四個原因。在功利主義的驅使下,中國權貴們追求以物質財富為中心的傳統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模式,「高投入--高效益--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帶來了對自然資源的大量浪費,生態環境的惡化。到二十世紀末,中國沒有一條不受到污染的河流,沒有一塊完整的原始森林。掠奪性濫坎亂掘現象令人髮指。

意識形態的僵化和政治不透明是社會不和諧的第五個原因。由於政治的作孽,應該樹立樣板的官員們不具備楷模作用,再加上官場的惡之誘惑,民眾產生出無是非感、無恥辱感的道德觀念,「金錢萬能」成為從官場到民眾的唯一信條。官商勾結,沆瀣一氣,物慾橫流,全社會坑、蒙、拐、騙成風,制假販假成為社會時尚,偌大一個中國,道德喪失殆盡,民眾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

因此種種,不一而足,要想建立「和諧社會」,那是痴人說夢,天方夜譚。「述而不作,興而好古」有什麼用呢。正像孔夫子說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給別人)自己做不到的事,為什麼強求別人去做呢?

2005年2月24日

大紀元(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