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李益敬(音)2002年拿著碩士學位從法國回到中國之後進入了政府機關,月工資只有200美元。現在已經開辦自己公司的李說:「這點錢在北京根本就不算錢。我的工資全部用在房租上了,而為了吃飯和支付水電費,我只得吃積蓄。」他的經歷是不少「海龜」的縮影。
據估計,在過去的20年中,有多達60萬中國人到國外留學,其中16萬人選擇了回國。這些人被稱為「海龜」,也就是海歸的諧音。但是,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求職路上非常不順,以至於他們現在獲得一個betway体育手机网 稱呼--「海帶」,也就是從國外歸來之後長時間待業的意思。
「海龜」MBA靠教英語謀生
凱文.王曾經認為,他征服中國市場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拿著威斯康星大學MBA學位,他結束了四年的留學生活之後選擇了回國,當時他可謂是躊躇滿志。但是,王在2002年的回國已被證明是一場失敗。在因特網上頻頻投出求職簡歷之後,等待他的都是杳無音信,於是,他不得不降低了自己根據美國MBA平均工資水平制定出的4萬美元年薪的薪酬要求。在兩年的不成功求職過程中,他甚至不得不以教英語來謀生。
不久前,他找到了一份年薪1.6萬美元的保險公司的工作,對此,他覺得這算是好運氣。他說:「我覺得我真的必須找份工作干干。當然,沒有實現我預期中的目標是很難過的。」
求職路上屢次碰壁
許多中國僱主稱,那些「海龜」往往傲慢自大,對薪水的要求不現實,而且,他們以為只要回國就可以迅速升遷到高層職位。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導致了他們在求職路上屢次碰壁。在香港為一家跨國銀行尋找人才的艾迪.翁先生說很多擁有歐美金融學位的「海龜」要求的薪酬是每年5萬美元,而許多銀行提供的薪酬頂多就是 5000美元。
北京人才服務中心經理馬新軍(音)說,他認識的一位「海龜」現在在一家高科技企業工作,年薪只有6000美元。這個人當初辭職出國留學,學成回國之後又找到原來的單位求職,結果他得到的是他出國前的崗位和出國前的工資水平,似乎他留學是白費力氣。
「是自己跟不上趟了」
許多手持MBA或者信息技術專業學位的「海龜」現在已經充斥著中國的人才市場,原因之一是他們缺少工作經驗,原因之二是文化差異。許多「海龜」抱怨說,歐美的大學教育學生必須要直率自信,但是這種個性特點在中國經常是行不通的。
此外,他們遠離中國的這幾年也使得他們對中國這些年的快速變化缺少瞭解和適應。另一位「海龜」高杭(音)在中國讀完大學之後,前往英國利茲大學留學,兩年下來拿到了信息系統和人力資源管理兩個碩士學位。2003年,他回國之後給自己開出的年薪要求是7500美元。但是,給他最大的震驚還不是這樣低的薪酬要求都很難實現,而是北京變化太大了。他在自己家附近開車走了一圈,結果竟然迷了路。他說:「英國社會已經相對穩定,而中國仍然在高速發展,因此,如果你離開一陣子,你就會發現自己跟不上趟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洋人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