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的真相只可能有兩種,其一是這個教授確實利用手中的權力,泄露機密,誘使此女生和其發生性關係。其二是這個女生通過非正常手段取得了試卷及答案,並誣蔑這位教授。如果是前者,那麼北方交大不僅僅是「嚴肅處理」就能對付過去的,這位教授不但道德上將受到譴責,也不僅僅是違反學校相關規定,而是因泄密觸犯了法律。如果是後者,這位女生侵犯了該教授的名譽權,此教授完全可以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事情沒有完全弄清楚之前,網上大多數人卻認定這位教授泄密,和女生發生性關係,公眾這種「審判」更多的是情緒化的,帶有想當然的色彩。一些人還分析,處於弱勢的女學生,如果真的無中生有重傷教授,其風險她不可能不考慮,況且她還給記者出示了這麼多的證據。
這種「想當然」之所以容易發生,是因為這些年許多學校在研究生招生中,醜聞不斷,相當一部分人對研究生招生的公信力產生懷疑。當一個女生自述為考研和教授發生性關係後,人們寧願信其有,而不信其無。作為教育管理部門,作為學校必須拷問,這是為什麼?
和高考這種統一組織、統一閱卷和集中錄取相比較,研究生考試和招生賦予了學校和教師個人更大的自主權,因為研究生招生權力的分散,監督起來比高考困難得多。如果高校沒有一種透明的、科學的監督機制,一些教師以及行政管理人員是很容易通過招生為自己謀利的。特別是專業課考試,導師提前向自己中意的考生漏題,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一些導師利用職權,誘迫異性學生和自己發生關係,也時有耳聞。去年年底,著名網站天涯「關天茶舍」有一個跟帖上千,點擊量十幾萬的帖子,題目叫《好色導師面面觀》。作者還特意留下自己的E-mail,要求讀者提供「好色導師」的新案例。
在有關研究生教育負面新聞不斷的大環境下,阿芳的自述注定要吸引大眾的眼球。北交大此時有責任把這件事情的真實過程,包括一些細節告訴公眾。因為事件已經不僅是兩人之間的糾紛,而是一個事關學校形象甚至整個研究生招生整體形象的公共事件。如果經查,阿芳的敘述是真實的,那麼對這個教授如何以權謀色、為什麼能得逞必須有交待,處理也必須有交待,對整個研究生招生中間的紕漏必須有反思,不能一味地捂蓋子。如果阿芳是誹謗,也要對她和這位教授交往的過程有交待,讓公眾來判斷她誹謗甚至敲詐教授的動機。
當然,不管是這位女生真的以身換題,還是誣蔑了教授,在研究生考試公信力下降到冰點的今天,公眾的關注度也在下降,興趣點也會轉移。譬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次北交大「馬克思理論與政治教育」專業課考試最有含金量的論述題竟然如此有意思。
題目是:論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堅持集體主義或論集體與個人的關係。
標準答案要點:1)說明必須正確看待個人奮鬥與集體主義的關係,個人成長與發展離不開集體和社會;2)說明個人的聰明才知(原文如此)和全面發展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離不開集體的共同努力……
看完之後,砍柴我陡增了信心--這進了「211」工程的名牌大學,其教授出的考研題目和答案,和我們當年初中時政治試題沒什麼區別嘛!這就是考研?阿芳妹妹呀,如果你真的獻身了,為這樣的試題和答案,值得嗎?
作者: 十年砍柴(《法制日報》記者)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為這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