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德國簽訂高鐵合同給日本提了一個醒:日企要想在中國高鐵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就要捨得轉讓技術
西門子並不興奮
據本報駐德國記者介紹,德國國內對西門子獲此大單顯得並不興奮,相關報導也不多。但引起人注意的是,媒體似乎更關注合同的細節。據:《德國之聲》報導,西門子將向中國轉讓一般性組裝、車體、轉向架、牽引變壓器、牽引逆變器、牽引電機、牽引控制系統、列車網路控制系統等8種技術,同時合同規定,在中國生產高速列車,本土化率要達到70%以上。
德國媒體據此認為,德國簽訂這個合同難免有吃虧的嫌疑,隨著列車,連技術一併賣給了中國,等於讓中國獲得了生產高鐵的能力,不僅以後的生意難做,掌握技術的中國還會成為未來的競爭對手。
西門子公司也對這單合同一改往常拿到大單的興奮,表現的非常低調,而且拒絕就此發表評論。德國業內人士分析,很可能是合同還有一些細節沒有最終敲定,因而西門子拒絕表態。
西門子還會留一手?
「這個合同正驗證了我2年前的判斷」,前鐵道部顧問、北方交通大學教授薩殊利在15日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表示,「德國在很多技術上都有競爭力,我們不但要得到產品,更要引進技術,而且引進的形式需要與我國企業合作,採取國外技術+自有產權的形式」。
對於這筆7億歐元的買賣,薩殊利覺的很值,他表示,按照國際慣例,一列列車的價格是1億人民幣,這次近7億歐元買了60列,還帶上了8項關鍵技術的轉讓,「很合算」。
不過,有關專家還告訴記者,西門子掌握了很多高鐵核心技術,包括法國和日本的系統上都會採用西門子的技術。這次技術轉讓給中國,究竟能轉讓到什麼程度還很難說,「有些關鍵的技術不一定會給中國」。同時,這次與德國簽訂的合同中也有這麼一句「部分重要零件在德國生產」,顯然,西門子也留了「一手」。
日本:轉讓技術才有市場
根據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未來十五年中國將建設 1.2萬公里的快速客運專線。巨大的市場引發了法國TGV技術、德國ICE技術和日本新幹線等公司的激烈爭奪,京滬高速鐵路就是典型一例。此次中國引進的技術屬於德國ICE3輪軌技術,由於輪軌和磁懸浮技術需要截然不同的配套,這是否表明:使用德國輪軌技術就意味著磁懸浮技術已經出局?
「還不能這麼說」,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工研究所所長嚴陸光教授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中國高鐵的類型很多,各種技術都有各自側重的優點,比如磁懸浮技術的優點是未來可以達到500公里以上,而且適合長距離使用,未來中國可能會存在輪軌和磁懸浮技術並存的局面」。
嚴陸光透露,現在滬杭高鐵項目已經開始進入論證,磁懸浮技術仍是重要的考慮方向。不過,滬杭高鐵最終採用哪些磁懸浮技術仍無定論。
也就是說,日本的磁懸浮技術在中國未來也仍有市場餘地,但是其關鍵在於日方是否願意向中國轉讓相關技術。
薩殊利教授也表示,高速鐵路技術是綜合技術,德、法、日各有所長,並不是說與德國合作就會排除與其他幾家的合作。尤其是法國的整車技術和控制技術尤其出色,幾種技術完全有兼容的可能,而且法國現在已經表示,對中國「會在技術轉讓方面更開放」。
「與德國簽訂這個合同其實是中國的一張牌,促使日本盡快在技術交易方面作出讓步。只有日本做出類似德、法的這種姿態,才有可能在中國獲得市場。」薩殊利透露,「日本新幹線在技術轉讓方面有所鬆口,但是目前要日本轉讓技術還很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