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經濟成長關鍵因素 中國信息中心

由美國四大智庫之一的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和華爾街日報第12屆聯合出版的2006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已經公布。本次結果再一次清楚地顯示,經濟自由是經濟成長的最重要因素。

華盛頓郵報 18日洛亨(Richard W. Rahn)評論文章舉例,愛爾蘭在30年前曾經是歐洲窮國之一。自從改採經濟自由──例如最高的企業稅只有12.5%( 在157個國家中排名第三低)。結果,愛爾蘭現在是歐洲每人平均所得第二高的國家,遠遠領先德國(19名)和法國(44名)。

在東歐,愛沙尼亞是經濟最自由的國家(第7名),正在改善中的羅馬尼亞最不自由(92名)。兩個國家在16年前從大約同樣的水準起步,不過現在愛沙尼亞的每人平均所得幾乎是羅馬尼亞的兩倍。愛沙尼亞得以成為最成功的轉型國要歸功於採行自由市場的前任總理馬爾特•西曼(Mart Laar)。

中國,臺灣和香港也是有趣的例證,他們都在世界的同一區域。1947年他們都一樣窮困,不過香港(第1名)在1950年代開始經濟改革,10年之後臺灣(37名)開始大幅改革,而中國(111名)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改革。

結果是香港的每人平均所得是中國的將近3倍(不計天然資源和外國援助),臺灣則是中國的2倍半以上。

這個結果對於排除意識型態障礙的任何人都很清楚────通往繁榮的路是積極採取經濟自由。

──《觀察》首發(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