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世界屋脊」美譽的青藏高原對人類與自然的重要性,在於青藏高原不僅是北半球氣候的啟動區與調節區,其高海拔、大面積的各式獨特生態系更直接影響著長江、黃河等流域的穩定性。
廢氣廢物原車回收 降低影響
此外,青藏高原因海拔高、溫差極端,整個生態系十分脆弱,根本經不起人為破壞,許多高原土壤層厚度僅一、兩公分,遭破壞後需數萬年才能復原,青藏鐵路興建環評報告也指出,遭破壞的植被若要重新恢復,時間至少要六十年以上。
鑒於興建鐵路勢必破壞沿線動植物生態,工程隊伍在興建青藏鐵路格外謹慎,反覆勘查各便道、砂石料場地點,建築廢棄物一律外運並採取逐段移植方式盡量恢復原有植被生態,而為避免鐵路切斷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遷移路線,更在西西里、羌塘等自然保護區內設置卅三個野生動物通道,目的是將鐵路對當地動物的生態影響降至最低。
在營運後環保部分,沿途各無人車站、警示標誌等採用太陽能發電運作,以減少燃油、燃煤所產生的廢氣,就連過去常見沿鐵路排放的「人類廢棄物」,也不准排放,全部原車回收處理。
青藏鐵路的特殊性在於無前例可循,但最擔心的還是通車後大量遊客進藏對高原環境造成的傷害,藏人又該如何因應遊客的「凝視」。
大草原全成公路 沙漠化明顯
「生態旅遊」是近十年為兼顧環保與旅遊喊出的口號,但夏鑄九教授直言道,觀光客都有花錢是大爺的心態,當遊客要求住五星級飯店、要求去草原開車奔馳時,「環保與旅遊該如何兼顧?」
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在西藏那曲地區尼瑪縣境內因生態旅遊盛行,目前已出現一條當地觀光業者私下戲稱的「全世界海拔最高且最寬闊的公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全是到此享受奔馳之樂的旅客,越野車留下的輪胎痕跡,至少上百條。
青藏高原生態系的脆弱性與難以回覆性也可從藏藥經濟看出,過去曾有藥商發出口服液製程並大肆收購需十年生長期才能製藥的紅景天,結果導致該藥用植物被挖掘一空,迄今十年仍無法再栽育出一棵新樹。
遊客破壞青藏高原環境的後果早已在氣候上顯現,目前西藏自治區的沙漠化土地面積高達廿一萬平方公里、足足是臺灣面積七倍大,而青藏高原也成為全球重要的沙塵暴發源地之一。
「為何遊客到西藏不是體驗當地傳統牧民生活,而要過現代生活?」夏鑄九教授點出關鍵是「人」如何看待其與青藏鐵路、與自然間的關係,這是人類首次大規模進入高原地區,人們必須小心、謙虛地看待青藏鐵路對高原環境的衝擊,「畢竟誰都沒有經驗!」
中時電子報
- 關鍵字搜索:
- 青藏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