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是美國作家歐•亨利塑造的一個人物。《警察與讚美詩》是多年前讀過的小說,在我印象裡索比是個好吃懶做的傢伙,在深秋裡想盡辦法要進監獄裡過冬。讀那小說時,社會主義還沒有到初級階段,所以,很鄙視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是那可恥的制度在為難著索比。慶幸的是那制度離我們很遠,因此,也就記不起索比來了。
然而在2006年12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上的一則消息卻讓我又想起來那位索比,他竟跨越了時空,在100多年後的中國復活了。消息說11月9日,無家可歸的71歲老人李召坤在廣東省中山市的一個山林裡縱火,以求得在監獄中「養老」,獲取監獄裡的免費食宿。
吃過晚飯,我還想著索比和李召坤;想著百年前的小說和眼前的生活。卻發現了他們的不同:
百年前的索比不想被救濟,為著自己可笑的「自尊」,寧肯去監獄過冬。因為「要睡上慈善機構的床,先得讓人押去洗個澡;要吃施舍的一片麵包,得先交待清楚個人的來歷和隱私。」進監獄卻無需「遭受精神上的屈辱來作為回報。」
今天的李召坤一定想被救濟,卻找不到民政的門,只好去監獄養老。這點倒是和索比一樣聰明:作案,叫警察來找咱!
百年前的索比可以選擇靠救濟生活、進監獄生活或者「去繁華的商業區找事幹」生活。至於選擇那種,這得看索比的興趣。
今天的李召坤呢?大學生還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75歲的老人除了監獄,可能就是路邊乞討了。可在某些城市已經不允許乞討人員作本職工作了;也聽說乞討行業有嚴格的自律,個城市的好地段不允許散兵游勇隨便使用了。所以李召坤沒的選擇。
這個冬季,不太冷。有些人說:天不錯!將就窮人呢。是啊,也許天也知道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吧,也為這和諧奉獻了一點溫暖。天尚如此,可是我們人呢!是不是也要將就一下窮人呢,看看這冬季裡,誰還想到監獄去養老。不要整天惦記那GDP了。只要我們社會還有老人為著養老去放火;只要我們社會裏還有女人為生活去賣身,無論GDP那玩意是綠的還是紅的,都是沒有用的。這一年要過去了,願明年生活裡不再有無奈,不再有淚水……
多想來個歐•亨利式結尾啊!讓李召坤有個舒適的生活,可我做不到。
(歐•亨利式結尾:指在文章結尾時讓人物的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實際。)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