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千年科舉制度造成的「知識至上論」,在農村地區似已悄然改變。農村地區已不再把上大學當成惟一進身之階。有農民說,當年是不上大學一輩子受窮,如今是上了大學馬上受窮。而即使城市,「知識改變命運」的歷史沿習也逐漸難以維持下去。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分別對貧困的四川邛崍山區、大城市北京、上海調查發現,在鄉村和城鎮,民眾會考慮在教育上的投資報酬率,一旦有其它可能,就不再把上大學當成唯一進身之階。
北京西四環外的世紀城旁,五十多歲的孫文強從農村出來打工已二十多年,每月淨賺七百人民幣,但除了給自己五十元當生活費,一百五十元買養老保險外,其餘五百元都寄給正上高一的兒子當學費。與這位辛苦的父親鮮明對照的,是一位來自貧困農村的研究生去年在網路發布的貼子。他說:「隨著大學生就業的困難,村民對大學生的印象發生180度的變化,我們由原來別人羨慕的對象變成別人敬而遠之、甚至是鄙夷的對象」!
成都西南75公里地的邛崍,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經濟相對落後。去年才從西南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田維,如今在某廠負責檢查白酒裝箱,每月工資八百元。鄰里都質疑,上學一年學費一萬,不少學費還是助學貸款所提供,如此的報酬率值得嗎?
據悉,在計畫經濟年代,一個農村孩子如果不靠讀書,出路只剩一條:回家種地。而在今天,這條路依然存在,不過,以田維家所在的太陽村為例,與田維年齡差距不大的年輕人,95%都是在外面打工。
另悉,一項有18523人參與的調查顯示,86.1%的人認為大學學費「太高了」。有28.6%的人感覺每學年一千元至三千元是個比較合理的價格,這也是獲選率最高的一個選項。此外,21.4%的人可以接受每學年三千元至五千元的學費標準,還有18.5%的人認為大學教育每年僅值「一千元以下」。
在這次調查中,78.8%的人感覺「學費明顯高於培養成本的25%」,12.1%的人表示「說不清」,只有 9.1%的人認為「跟實際情況差不多」或「學費比培養成本的25%更低」。數據顯示,從1989年到現在,大學學費從兩百元上漲到五千元以上,增加了至少 25倍。而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長了四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3倍,大學學費的漲幅幾乎十倍於居民收入的增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分別對貧困的四川邛崍山區、大城市北京、上海調查發現,在鄉村和城鎮,民眾會考慮在教育上的投資報酬率,一旦有其它可能,就不再把上大學當成唯一進身之階。
北京西四環外的世紀城旁,五十多歲的孫文強從農村出來打工已二十多年,每月淨賺七百人民幣,但除了給自己五十元當生活費,一百五十元買養老保險外,其餘五百元都寄給正上高一的兒子當學費。與這位辛苦的父親鮮明對照的,是一位來自貧困農村的研究生去年在網路發布的貼子。他說:「隨著大學生就業的困難,村民對大學生的印象發生180度的變化,我們由原來別人羨慕的對象變成別人敬而遠之、甚至是鄙夷的對象」!
成都西南75公里地的邛崍,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經濟相對落後。去年才從西南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田維,如今在某廠負責檢查白酒裝箱,每月工資八百元。鄰里都質疑,上學一年學費一萬,不少學費還是助學貸款所提供,如此的報酬率值得嗎?
據悉,在計畫經濟年代,一個農村孩子如果不靠讀書,出路只剩一條:回家種地。而在今天,這條路依然存在,不過,以田維家所在的太陽村為例,與田維年齡差距不大的年輕人,95%都是在外面打工。
另悉,一項有18523人參與的調查顯示,86.1%的人認為大學學費「太高了」。有28.6%的人感覺每學年一千元至三千元是個比較合理的價格,這也是獲選率最高的一個選項。此外,21.4%的人可以接受每學年三千元至五千元的學費標準,還有18.5%的人認為大學教育每年僅值「一千元以下」。
在這次調查中,78.8%的人感覺「學費明顯高於培養成本的25%」,12.1%的人表示「說不清」,只有 9.1%的人認為「跟實際情況差不多」或「學費比培養成本的25%更低」。數據顯示,從1989年到現在,大學學費從兩百元上漲到五千元以上,增加了至少 25倍。而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長了四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3倍,大學學費的漲幅幾乎十倍於居民收入的增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不上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