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中晚報》現《轉法輪》大段原文

 2007-06-18 20: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2007年6月16日的天中晚報副刊《天下文摘》第10版發表一篇標題為《三萬年前的人會織布穿衣?》的文章,而內容卻是《轉法輪》的大段原文,原文如下: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人類從水生植物到水生動物;然後爬上陸地;又爬到樹上;再下到地上成為猿人;最後進化到有文化、有思想的現代人類來推算,人類真正出現文明也沒有超過1萬年。再往前推,連結繩記事都沒有。那就是圍著樹葉,吃著生肉;再往前可能連火都不會用,完全是那種野人,那種原始人。

可是我們卻發現一個問題,在世界許多地方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文明古蹟,都遠遠的超出我們人類的文明歷史。這些古蹟,從工藝角度看,都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從藝術水平來看,相當高超,現代人簡直都是在模仿古人的藝術,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可是它卻是十幾萬年前,幾十萬年前,幾百萬年前,甚至於上億年前留下來的。大家想一想,這不是在和今天的歷史開玩笑嗎?也沒什麼可開玩笑的,因為人類也是在不斷的完善著自己,不斷的在從新認識著自己,社會就是這樣發展的,開始的認識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

可能有許多人聽說過「史前文化」,也叫「史前文明」,我們就講那個史前文明。在地球上有亞洲、歐洲、南美、北美、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地質學家把它們統稱為「大陸板塊」。大陸板塊形成到今天為止,已經有幾千萬年的歷史了。也就是說,有許多陸地是從海底升上來的,也有許多陸地沉積到海底去了,穩定下來到今天這個狀態已有幾千萬年的歷史了。可是在許多大洋底下,卻發現了一些高大的古代建築,這些建築物雕塑得非常精美,不是我們現在人類的文化遺產,那麼,它肯定是沉積到海底之前建造的。那麼幾千萬年前是誰創造了這些文明呢?那時候,我們人類連猴子還不是,怎麼會創造出這麼高智慧的東西?在世界上,考古學家發現了一種生物,叫「三葉蟲」,它是6億年到2億6千萬年前的產物,到2億6千萬年以後,這種生物就沒有了。一個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塊三葉蟲的化石,上面同時還有一個人的腳印,是穿著鞋踩上去的,清清楚楚印在上面。這不是在和歷史學家開玩笑嗎?按著達爾文的進化論,2億6千萬年前怎麼會有人呢?

在秘魯國立大學博物館裡有塊石頭,石頭上刻著一個人像,據考查這個人像是3萬年前刻上去的。可是,這個人像卻穿著衣服,戴著帽子,穿著鞋,手裡還拿著一個望遠鏡在觀察天體。3萬年前的人,怎麼會織布穿衣呢?更不可思議的是,他還拿著望遠鏡觀察天體,還有一定的天文知識。我們一直認為歐洲人伽利略發明的望遠鏡,到現在不過才3百多年的歷史,可3萬年前是誰發明瞭這個望遠鏡呢?還有許許多多不解之謎。如法國、南非、阿爾卑斯山有許多岩洞的石板壁畫,刻得十分逼真,活靈活現。刻上去的人,非常精美,還塗了一種礦物質顏料。可是,這些人都是現代人的裝束,有點像西服,穿著緊腿褲。有的拿著菸斗一樣的東西,有的拿著文明棍,戴著帽子。幾十萬年前的猴子,怎麼能有這麼高的藝術水平呢?

再說遠一點的,非洲有個加彭共和國有鈾礦石,這個國家比較落後,自己不能夠提煉鈾,把它出口到先進國家。1972年,法國一家工廠進口了這種鈾礦石。經過化驗發現這種鈾礦石都是被提煉過、利用過的。覺得很奇怪,就派出科技人員去考察,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去考察。最後證實這個鈾礦是個大型核反應爐,而且布局非常合理,我們現在的人都不可能創造出來的。那麼,什麼時候建成的呢?是20億年前,它運轉了50萬年。這簡直是天文數字,按照達爾文進化論根本解釋不了,這些事情非常多。現在科技界發現的東西足以改變我們今天的教科書了。人類固有的舊觀念形成一套工作、思維方法後,很難接受新的認識。真理出現了也不敢去接受它,本能的產生一種排斥。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現在沒有人去系統的整理這些東西,所以人的觀念老是跟不上發展,你一談到這些東西,雖然它沒有普及出來,已經被發現了,可有人就說是迷信,接受不了。

國外許多大膽的科學家已經公開承認它是一種史前文化,是我們人類本次文明以前的文明,就是在我們這次文明以前還存在著文明時期,而且還不止一次。從出土文物看,都不是一個文明時期的產物。所以認為人類多次文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之後,只有少數人活下來了,過著原始生活,又逐漸的繁衍出新的人類,進入新的文明。然後又走向毀滅,再繁衍出新的人類,它就是經過不同的這樣一個個週期變化的。物理學家講,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我們整個宇宙的變化也是有規律的。」

来源:投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