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污染的代價》報告被要求刪除談起

一、因環境污染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將超過「三年自然災害」的非正常死亡的人數

中國的GDP每年以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的速度持續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亮點」。但是中國為之付出的生態資源環境的代價,現在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據《金融時報》2007年7月3日的報導︰世界銀行在中國有關部門的合作下,幾年來對中國的污染情況進行調查,並撰寫了一份題為《中國污染的代價》的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污染每年造成70多萬人非正常死亡,其中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大約39萬4千人死亡,中國農村地區的水污染每年致使大約6萬6千人死於嚴重腹瀉、胃癌、肝癌和膀胱癌。另外,燃煤和食用油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每年使大約30萬中國人非正常死亡。專家還指出,中國的污染問題是全方位的。除了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外,中國的土壤、食品污染也引發慢性病或癌變。

每年七十多萬人過早死於環境污染!人們不知道這個平均數是來自過去多少年的統計數據。是過去十年的數據?還是過去二十年的數據?如果是十年的數據,一共有七百多萬人過早死於環境污染!如果是二十年的數據,一共有一千五百多萬人過早死於環境污染!這就是中國高速經濟發展付出的巨額代價。根據中國政府第十一五計畫制定的環境保護目標,主要就是維持現狀,不使生態環境繼續惡化。換句話說,就是維持每年七十多萬人過早死於環境污染的水平不變。如此維持下去,過早死於環境污染的人數將超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因為「三年自然災害」而非正常死亡的人數。

二、環境保護的兩個指標

中國政府第十一五計畫的環境保護目標集中在兩個指標上︰
——二氧化硫排放量;
——化學需氧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涉及的是空氣污染,化學需氧量涉及的是水污染。

中國能源組成中煤炭佔主要部分,燃燒煤炭時,煤炭中的硫變為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然後又隨著降雨回到地面,這時的雨就是酸雨。酸雨又帶來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經濟損失。

化學需氧量(COD)又稱化學耗氧量。水中有機物質和還原性物質被化學氧化劑氧化,根據殘留的氧化劑量,折算成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稱為化學需氧量。化學需氧量主要反映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COD數值越小,說明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程度越低。

根據中國環保局局長周生賢的講話,2006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了0.4%,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增加了0.5%。周生賢認為總體環境沒有惡化。

其實,把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放在控制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上,是過於簡單化了。因為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並不僅僅只體現在空氣和水污染上,而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的增減也不能全面地、完整地體現空氣和水污染的狀況。只有在其他指標都不變的情況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減少才能體現空氣污染程度的減輕;只有在其他指標不變的情況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的減少才能體現水污染程度的減輕。

中國環保局把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選做環境保護的最主要的指標,也許是因為,減少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事,而其他指標的改善則比較難做到,比如減少二氧化碳放量,或者減少水體中有害重金屬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只要在火力發電廠中安裝脫硫裝置便可以達到,這個技術並不難,成本也不高。又比如工廠採用水循環系統,就可以大大減少化學需氧量的排放;生活廢水經過機械和生化處理,也可以大大減少化學需氧量的排放。如果只是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這兩個指標降下來了,而其他指標有所上升,空氣和水污染的程度還是可能加重,因環境污染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可能還要增加。所以根據二氧化硫排放量略有減少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略有增加來判斷總體環境沒有惡化,是過於簡單和武斷了。

三、環境評價指標

環境是否受到污染?這取決於政府制定的環境評價指標。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空氣中的微粒含量的安全標準是二十毫克,而中國絕大部分城市空氣中的微粒含量是這個安全標準的五倍以上,但是根據中國的標準這是安全的、合格的。

這就像評價一個共產黨員一樣。這個黨員是否不合格?這個黨員是否是優秀黨員?這取決於黨委制定的黨員評價指標。根據動向雜誌2005年12期報導,近日河南省委下達指示,公職人員評先進的條件,要具備五「不」︰一不能搞婚外情、二不能參與賭博、三不能到色情場所、四不能收萬元以上的禮品、五不能有吸毒行為。河南省委把評價標準降低了,先進黨員的質量也變味了。同理,把環境評價指標的標準降低了,受嚴重污染的環境也會是「合格」的環境。

再說水體中的化學耗氧量,上面已經談到,化學耗氧量越小水質越好。下面是1988年版和2002年版國家標準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的對照︰

1988年版國家標準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
化學耗氧量
一類水︰小於等於2毫克/升;
二類水︰大於2毫克/升但小於等於5毫克/升;
三類水︰大於5毫克/升但小於等於8毫克/升;
四類水︰大於8毫克/升但小於等於15毫克/升;
五類水︰大於15毫克/升。

2002年版國家標準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
一類水︰15毫克/升;
二類水︰15毫克/升;
三類水︰20毫克/升;
四類水︰30毫克/升;
五類水︰40毫克/升。

一份水樣中的化學耗氧量為15毫克/升,按照2002年版的國家標準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這份水樣是一類水,最好的水;而按照中國1988年制定的標準,化學耗氧量為15毫克/升是四類水,不能作為飲用水源,只能作為農業灌溉用。

另一份水樣中的化學耗氧量為20毫克/升,按照2002年的標準,是三類水,可以作為飲用水源。而按照中國1988年制定的標準,是五類水,是污染水,不能作為飲用水源,不能作為農業灌溉用水。

同樣的水,就是通過國家標準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的改變,五類的污染水變成了可以作為飲用水源三類水,四類的輕污染水變成了質量最好的一類水。這和河南省委制定的先進共產黨員的標準一樣,一個不斷地只收取萬元以下的禮品的腐敗黨員,還可以是一個好黨員。飲用水符合現行的標準,空氣符合現行的標準,還是不能阻止每年七十多萬人過早死於環境污染。

四、檢測數據的可靠性

在一個沒有學術的自由、沒有民主的制度的國家中,水質檢測只是權勢人物手中的一個玩物。哲夫在「淮河生態報告」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個事實︰一個工廠排放廢水的一份同樣的水樣中的化學耗氧量,可以得到三個完全不同的值 ︰991毫克/升,540毫克/升和249毫克/升,唯一的差別就是工廠的領導是否在場,哪位領導在場。這個實例就說明中國目前的水質檢測的現實,實驗室出來的數據,並不一定反映真實的情況。

松花江水污染後一週,政府宣布水質符合要求。去年筆者親自考察了松花江,發現水質不可能符合要求。筆者還專門品嚐了松花江的魚,其肉有一股化學藥品的味道。問哈爾濱的居民,他們大多不相信政府的話,至今還是購買瓶裝的礦泉水。

在2007年無錫太湖水污染事件中,有無錫的居民自己做了水樣分析,然後把結果和照片都登到了網上,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所以,無錫的水到底能不能喝,水質是否符合標準,無錫人心中有數。

五、中國政府為什麼要求世界銀行刪除報告內容

減少水體中有害重金屬的含量,比減少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難度大許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比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難度大許多。不久前在德國舉行的G8峰會上,發達的工業國家承諾到2050年之前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這是一個好消息。德國則計畫到205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50%。中國在會議上沒有承擔任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義務,認為這是發達工業國家的事,「發展中國家」沒有這個義務。

中國政府在第十一五計畫中,提出到計畫期末, 單位GDP的能源消耗減少20%。有人則把這個指標也推廣到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即單位GDP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0%。這個目標在中國媒介上也登得很多,也宣傳得很利害,似乎是中國政府對世界氣候改善的貢獻。但是考慮到十一五計畫期間,中國的GDP總量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增加,這樣到十一五計畫末,儘管單位排放量減少20%,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將比十一五計畫開始時增加34%!根據荷蘭研究機關的報告,目前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中國政府認為中國目前沒有(經濟)能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中國的一些科學家也附和這種觀點。其實,中國政府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財政資源,其控制、並且可自由支配的財政資源超過任何一個國家政府。中國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所以中國目前沒有(經濟)能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論點不能成立。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得利者應該是中國的老百姓。因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必然會減少空氣污染,而空氣污染是造成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那麼,為什麼中國政府要求世界銀行刪除報告中的一些數據和內容?

據說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的基本點是「以人為本」。但是世界銀行《中國污染的代價》的核心,是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並不是「以人為本」,而是與此背道而馳。中國的經濟發展導致每年七十多萬人過早死於環境污染,這怎麼可能是「以人為本」呢?世界銀行的報告直接挑戰的是中國的發展政策,所謂的「以人為本」的發展政策。

「以人為本」的最基本點就是活著。人不能活著,還空談什麼「以人為本」?中國大陸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五十歲前拚命掙錢,五十歲後用錢買健康。這反映了中國人目前生活的哲學。五十歲前是「以錢為本」,五十歲後才「以人為本」,五十歲後才明白生活的哲理。

其實,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衛生部是參與了世界銀行《中國污染的代價》這個報告的編寫。中國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大約39萬4千人死亡,水污染致使大約6萬6千人死亡,室內空氣污染造成30萬中國人非正常死亡。這些數據、特別是分地區用於繪製地圖的數據,都是這兩個部門提供的。而世界銀行只是利用這些數據,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分析方法和評價標準進行分析和做出判斷,從而得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並不是「以人為本」,其付出的代價是太高的結論。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衛生部要求世界銀行刪除一些數據和內容,是表示他們主觀上對世界銀行報告的結論的不讚同,為了向上級機關和領導表示他們的立場。無論世界銀行是否尊從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衛生部的要求,都不可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中國的經濟發展並不是「以人為本」,中國經濟發展的環境代價太大,過早死於環境污染的人數將超過「三年自然災害」的非正常死亡人數。

──原載《民主中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維洛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