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老城巋然不動 完工數月新牆轟然倒塌(圖)
提要: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安徽省鳳陽縣明中都皇故城午門修建工程7月9日大面積倒塌。經查,這一由安徽省文物保護中心設計、承建的工程,「質量可能存在問題、建設施工管理不規範」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目前鳳陽縣紀檢監察部門已介入調查這一事件。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安徽省鳳陽縣明中都皇故城午門修建工程7月9日大面積倒塌,引起當地群眾普遍不滿:「明皇故城歷經千年風雨,整修城牆因一場梅雨坍塌。是技術、是責任、是利益?都讓我們後人有愧祖先。」這不僅使國家數百萬元投資付諸東流,也使這一寶貴文化遺產遭受損毀。
鳳陽縣明皇故城午門倒塌事故調查小組認為,這一由安徽省文物保護中心設計、承建的工程,「質量可能存在問題、建設施工管理不規範」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目前鳳陽縣紀檢監察部門已介入調查這一事件。
600年老城巋然不動 完工數月新牆轟然倒塌
據國家文物局有關資料,明中都皇故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中國古代都城建築發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是後來營建南京故宮和北京故宮的藍圖,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明中都遺址公園建設項目啟動,工程總投資2300萬元,其中國家專項撥款1000萬元。
資料圖
7月9日凌晨,住在皇故城午門附近的鳳陽縣文物管理所原所長徐羅全聽到一聲巨響。出門一看,午門東翼樓南牆已全部倒塌,他立即上報。縣政府有關領導趕到後封閉現場、查看險情,發現西翼樓南牆也出現三道縱貫牆體的裂縫,已嚴重損害牆體結構,情況十分危急。
日前,記者在皇故城午門前看到,西翼樓南牆也已全部倒掉,現場一片狼藉。據介紹,這是事發後施工單位主動拆的,以防突然倒塌傷及他人。在東、西翼樓尚存牆體上,記者看到幾條長長的裂縫從10多米高的牆頭通向牆底,在東翼樓牆體與填土層之間也出現縫隙,相當明顯。鳳陽縣文物管理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東、西翼樓最終可能要全部拆掉重建。
據調查小組介紹,東、西翼樓幾面牆體完工最早的僅年餘時間,最晚的才半年多。
午門西邊不遠,是600多年前修建的皇故城西華門。鳳陽縣文物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歷經數百年的風雨,西華門城牆整體仍相當完好。2003年淮河發生特大洪災後,記者曾實地察看午門,因暴雨侵襲,東、西翼樓當時出現了幾處裂縫和塌方,但古城牆並未遭受整體性破壞。
倒塌前數月網民發文警告:「又一個豆腐渣工程」
記者從鳳陽縣委獲悉,皇故城午門修建工程總造價820萬元,是明中都遺址公園建設項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項目由安徽省文物保護中心負責設計、承建,2004年12月1日工程開工,到今年5月底完成工程進度665萬元,已付工程款357萬元。
倒塌事故在鳳陽縣引起較大震動,老百姓罵聲四起。記者在皇故城採訪時,特地來看古城牆的市民張乃獻在一旁長嘆:「唉,搞成這樣子!才修好就倒,不管什麼原因都不應該。」
在鳳陽縣政府網站的論壇裡,「午門倒塌」成為熱門話題。《鳳陽人哭古城》《坍塌的城牆》《鳳陽古城牆:不止是難過》《必須徹查》等大量相關文字、圖片帖點擊率居高不下、跟帖不斷。「600年風雨都沒事,怎麼現在一修就壞!材料是沒有以前好嗎?技術沒有以前先進嗎?主要是良心不如以前了。」「城牆竟然倒塌了!聽到這個消息首先是驚訝,然後是不解,再然後是說不出的難過。城牆是什麼?是鳳陽的歷史,鳳陽的靈魂,是鳳陽的無價之寶!她經歷了600年的滄桑,600年的風雨,見證了鳳陽600年的成長!甚至不僅僅是鳳陽,對中國,她也是唯一的,是無法復原的!她的倒塌,責任在誰?」「要找出責任人,依法嚴懲!」
記者發現,早在今年4月初,就有人在鳳陽縣政府網站發帖:「大家注意新修的中都古城有好幾處開裂啦!請遊玩的朋友離遠點!又一個豆腐渣工程!」有人跟帖:「我也上去看了,一層磚貼在原來的牆體上,這樣的工程,不開裂都難。」「鋼筋太細,密度太稀,怎麼沒人管呀?」
「到哪裡再找我曾經深愛的古城牆」
明中都皇故城午門修建工程不僅工程質量令人失望,其修建方案也頻遭質疑,被斥為是「破壞式」修建。據介紹,開工以來,不少老專家多次提出質疑:「砌新牆,把老城磚蒙在裡面,修整出來的還是皇故城嗎?」
對明中都頗有研究的安徽省旅遊局副局長吳浩說:「具有600年蒼涼美的明中都午門被翻改成城市主題公園樣式,就好比明明是一個滿臉溝壑、長髯飄拂、充滿蒼涼美的祖宗級的老者,偏偏要將他拉皮、剃鬚,扮成小夥子去跟青春美較勁。」
記者從鳳陽縣瞭解到,按安徽省有關部門《鳳陽明中都城遺址公園設計方案》,皇故城午門修建方案採用的是對原遺址廢墟覆蓋式的重建。2004年6月,吳浩在相關會議上對此明確表示反對:「既為遺址公園,就應以保護遺址為最高原則。廢墟文化類旅遊產品站在世界範圍來看都是不可複製的頂級旅遊精品,現今只能維護,確保原樣,不宜做任何狗尾續貂式的復原,否則必將破壞珍貴遺產,遭到後人唾罵。」
去年,吳浩在鳳陽縣開會時又提醒,覆蓋在舊城址上的新牆不僅破壞了原有廢墟歷經600年滄桑形成的獨特歷史信息,而且根本無法與600年前的「優質工程」--堅固的明代第一都城遺址融為一體,一遇淮河流域的大雨水沖刷,極有可能發生坍塌。吳浩說:「沒想到,最不願意出現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吳浩等專家的觀點得到鳳陽縣不少市民呼應。鳳陽縣委宣傳部一位幹部說:「我看到重修的城牆那一刻,心裏一涼,這哪是保護啊,簡直是破壞。像是公園,沒有一點文化底蘊,悲哀!」
鳳陽縣一位市民日前發表的一篇長文,激起眾多鳳陽人的共鳴。文中說:「記憶中的古城牆曾經是那麼的優美,古老、安靜、溫柔、慈祥。過年前,我們重遊故地,第一眼看到那重修的老城牆,心裏就被深深的失望包圍了。曾經那麼美麗,那麼有內涵,那麼深沉,那麼悠久,那麼有積澱的老城牆竟然被糟蹋成了這個樣子,新不新,舊不舊,算什麼呢?為什麼要破壞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東西呢?為什麼要改變歷史的真實面貌呢?對著這個我似曾相識的東西,心裏真的很難過,到哪裡再找我曾經深愛的古城牆呢?」
南宋建都杭州100多年,是杭州2228年建城史上的一個發展高峰,使杭州成為了當時的世界級大都市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2001年,南宋臨安城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列入「十一五」期間100處重點保護遺址名錄。
出山陰縣城南行18公里,跨過幾近乾涸的桑干河,便是山西省農墾系統小有名氣的山陰農牧場。它的名氣不在於場區規模大,也不在於建場歷史久,而在於本世紀初落戶於此的兩個國債建設項目中途擱淺,成了名副其實的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
- 關鍵字搜索:
-
60
來源: 轉載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r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