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隱姓埋名怕丟人 北大教授美國當保母

 2007-11-01 07: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據報導,為了留在美國,不少中國教授和專業人士寧可放下身段,擔任保母和佣人等地位相對卑微的工作,而他們在從事這些行業時,大都隱姓埋名,唯恐別人知道。

北京「環球時報」的報導說,該報在調查採訪中發現,當保母的中國教授有三種類型,一是過渡型,一旦找到新工作,就辭掉保母的工作;二是臨時型,利用來美的一年半載當保母,掙點美元之後回國;三是持久型,長期擔任保母,直到退休。

報導引述曾任北京大學教授的陳薇說,像她一樣在美長期擔任保母的中國高級知識份子為數不少。據她所知,這些高級知識份子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及中國其它地方,其中有教授、學者、醫生、音樂家、舞蹈家。

報導說,不少華人放棄在中國不錯的社會地位和收入,遠渡重洋到海外從社會最底層開始謀生。在美國,就有這麼一批中國的大學教授放下身段當起保母。她們在美國十分低調,難言之隱使她們成為隱姓埋名的一族,只有至親好友才知道她們在國內輝煌的過去。

陳薇原是北京大學教授,九零年代初以訪問學者身份到了美國,後來為了讓一對子女來美上學,她留了下來,但由於一直沒辦好工作許可,保母的工作一做就是十年。

她在接受「環球時報」訪問時承認,當保母后,自己很長時間都有心理障礙,對誰都不透露自己是北大的教授,怕給北大和家人丟臉。但時間一長,她也想開了,為了能在美國生存,更為了讓子女來美讀書,她豁出去了,「在這兒靠自己的勞動掙錢,不偷不搶,沒什麼丟臉的」。

與別的保母相比,陳薇是幸運的,主人是一對通情達理的美國老人。
她的收入成了家庭最大的經濟支柱,她供兒女們讀大學。直到孩子們來美讀碩士時,才知道自己的教授母親為了他們當了十年保母。「他們抱著我痛哭,發誓一定盡快完成學業,讓我過上好日子。」

另一個例子是在九零年代初移民到美國的黎華,她當時五十多歲,出國之前是北京一所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出色的教學水平和優秀的科研成績使她小有名氣。

但到了美國之後,她的學識派不上用場,英文口語又不好,年紀也大,一直找不到工作。一天,職業介紹所告訴她,一對華裔老夫婦家裡需要一個保母,不需要懂英文,問她去不去。

一聽說是去當保母,黎華的臉一下子紅到耳根,「我在北京的家早就請了保母,好歹我也是個教授,怎能淪落到當保母啊!」但她轉念一想,在美國總要賺錢過日子,而且這裡有誰會知道自己是教授。她一咬牙,就接了這份工作。
在換了三個東家之後,黎華用當保母掙來的辛苦錢,在女兒的資助下開了一家店。她常常幫助初到美國的新移民,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如今她已到了退休年齡,享受著美國的養老金和健康保險,過著平靜的退休生活。
来源:中央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