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年十月底,在北京召開了由中共官方的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和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主辦,由大陸安徽大學校長黃德寬、北京大學蘇培成、李大遂教授、臺灣中國文字協會理事長許學仁以及日本、韓國等地的專家學者參加的「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
大會一致達成共識,首次作出「簡體字和繁體字(正體字)共存,將來慢慢趨向於正體字的使用」的決定。自一九五六年一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第一批簡化字方案的「漢字簡化方案」起,這一場歷時五十多年的中華文明保衛戰終於見了一個分曉。中共建政以來,用階級鬥爭的手段借廢除和否定正體漢字為名,以達到截斷傳統文化的傳承的種種企圖,宣告破產。孫中山先生諄諄告誡我們:「蓋一民族之進化,並能有文字,良非易事,而其文字之勢力,能旁及鄰族吞減,而入侵之族,不特不能同化中華民族,反為中國所同化,則文字之功為偉矣。雖今日新學之士,問有創廢中國文字之講,而以作者觀之,則中國文字決不當廢也。」又說:「抑自人類有史以來,能記五千年之事,翔實無間斷者,亦唯中國文字之獨有。」
許多仁人志士,如馬寅初、章伯鈞、龍雲、翦伯讚、陳夢家等人,不顧毛澤東的淫威,奮起反對所謂的「文字改革」,遭到殘酷鎮壓。現在我們可以告慰這些九泉之下的英靈和堅決維護漢字的學者先生了。
「國際漢字研討會」於一九九一年由韓國發起成立,目的是為了防止韓國和臺灣使用的正體字、中國大陸使用的簡體字、日本使用的略字等在應用時產生混亂。本屆會議還進一步計畫吸收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為新會員,以擴大漢語使用範圍。
中共在這次會議上作出了妥協和讓步,把五千多個常用標準字以正體字為主進行統一,如果個別漢字有簡體字,就繼續保留。正體字是中國古老文明遺留下來的精髓,博大精深。用正體字可以讀通先秦以來的歷史文獻資料,現在在大陸只識簡體字的人是無法讀懂的。正體字在大陸也開始復活,連胡錦濤總書記給人題詞,都在用正體字,而不用簡體字。
毛澤東當時強調,正體字筆劃多,不好認,不好記,不利於掃盲。可是中國大陸強制推行簡體字五十多年,文盲越掃越多;使用正體字的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區,文盲似無增加。現代社會電腦普及,所謂正體字筆劃多、難寫難讀的缺點,在電腦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了。
文字是記錄和保存人類語言以及用語言所表達的思想的一種符號體系。五千多年歷史形成的中華文明和文化,都以漢語為載體、工具和技術基礎。廢除和否定漢字,就是妄圖去除歷史形成的傳統文化和技術基礎。毛澤東還拚命推崇拼音文字,把表意符號,包括漢字、標點符號、空格、阿拉伯數字、數理化公式硬說是拼音文字的優點,正是指鹿為馬,不分是非。一九六四年編印的「簡體字總表」和一九七七年公布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以及中文拼音方案均告失敗,不是沒有緣故的。
漢字的一大特點便是字形穩定、方正充實、坐懷不亂。無論何種方言、何種發音,在文字書寫上均可溝通。測字算命先生都用正體字為基礎來佔卦預測。因為先人在創造漢字的時候,每個字的寫法都有深刻的含意和原因。假如漢語字形改變,就會造成文化斷層。這次漢語的規範工作必將進一步增進漢文化的普及和增進民族之間的交流,促進世界範圍內方興未艾的中文熱更加彭勃地發展。
馬英九在最近說:「正體字全球有五千萬人使用,與中國大陸使用簡體字人數相差甚遠。但臺灣的正體字出版的書籍近四萬種,遠遠超過對岸,可謂世界華人出版中心,且正體字可跟歷史文化接軌,切勿棄而不用。」
「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 的決定是又一個突破中共設定的歷史禁區的偉大創舉。至於毛澤東等人提倡和強制推行中文拼音化早已被中國人唾棄,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