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新勞動合同法實施 500餘家臺灣企業搬離東莞

 2008-01-22 04: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1月1日,伴隨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及稅務環保等七大新政,外加東莞力推"雙轉型"壓力下,東莞台商正遭遇烈火般煎熬:來自相關人士稱,目前,東莞台企已有500多家搬離東莞。與此同時,近兩年不斷出現台企關門倒閉現象。

有研究人士指出,很少有一個時刻像現在這樣讓東莞台商如此焦慮,若跟不上東莞乃至大陸的步伐主動進行企業升級、轉型,就難免遭淘汰。面對自身巨大的生存危機,向來被認為具有"逐水草而居"習性的東莞台商,究竟是要徹底舍棄東莞,還是積極展開自救進行轉型布局?

[現象]台企屢屢關門出走

去年10月以來,東莞制鞋、傢俱等傳統企業,出現鮮見的大批量撤退。據數據顯示,2007年前三季,廣東已有大約千家鞋廠及相關配套的企業關門或者外遷。這些鞋廠大多為台商所經營。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東莞台企已經有500多家搬離東莞。這兩年也不斷出現一些台企業關門倒閉現象,尤其最近幾個月,情況特別嚴重。"最近記者跟東莞臺協一位會務幹部聊到東莞產業升級問題時,該人士如此表示。

據記者調查,這位協會人士所言非虛。受國內外諸多因素影響,去年10月以來,東莞制鞋、傢俱、五金等傳統企業,出現了往年鮮見的大批量撤退。亞洲鞋業協會信息顯示,2007年前三季度,廣東已有大約千家鞋廠及相關配套的企業關門或者外遷。而厚街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號稱世界制鞋中心的東莞,關門或外遷的鞋廠不少於幾百家。這些鞋廠大多為台商所經營。

關門的並不僅僅是沒有根基的中小企業。去年12月30日,台企東莞常登鞋業給員工發放完高達4000多萬元的補償金後,這個有近20年制鞋經驗、4000多名員工的"大廠"正式停業。而在此不久前,東莞橋頭鎮一家台資傢俱企業倒閉,老闆竟然欠下800多萬元工資逃跑。

有調查認為,東莞企業關門與撤退躁動中,石龍、石碣等電子信息產業重鎮,則反應趨淡、波瀾不驚。但作為制鞋、傢俱等傳統產業重鎮的厚街、大嶺山等鎮街則出現不少波動,關門或外遷企業陡增。

不過,這種說法也並非絕對。去年6月8日,鳳崗鎮一家名為曄盛的台資工廠倒閉,拖欠100多家供應商貨款,估計餘款達到四五個億,臺灣老闆跑回臺灣。據記者調查,這家工廠是臺灣奇克科技生產工廠,而奇克科技母公司為全球滑鼠鍵盤行業第二大製造商。甚至,就連石碣鎮的知名台企雅新電子東莞工廠,去年也鬧出財務危機的險情。

"幾乎每個東莞每個行業都面臨這樣的危機,只是傳統行業本身應對國內外諸多因素影響,顯得更脆弱而已。"在東莞經營飲料企業的台商老楊表示,諸如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出口退稅下調、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合同法》實施等一系列因素,差不多把東莞所有單純靠加工的企業逼迫到為生存而掙扎的邊緣。

老楊所感受到的還只是國內外宏觀大環境的壓力。僅就東莞地方而言,以加工貿易型企業為主打的東莞,已經毅然提出了經濟社會雙轉型目標,打算主動淘汰部分達不到東莞要求的企業。日前,東莞市政府一位官員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一些附加值較低的企業因成本等問題,轉到其他地方發展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當初香港、臺灣等地一些企業轉移到東莞,畢竟東莞正處轉型升級時期。

[困惑]出走就是正確選擇?

常平一台商感嘆,許多中小台商沒能力說搬就搬,面對走與留的抉擇很是困惑。一些"先入為主"積累了原始資本的大型台企,則相對佔據了主動,他們更願意把在東莞以外設廠行動稱做"布局"。

台商企業向來被認為具有"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特性,哪裡成本低就搬到哪裡。在最近幾年開始的搬遷潮中,許多台商已開始轉往內陸城市。已經搬離東莞的一位楊姓台商說,在內陸城市,包括環保、土地、稅務優惠,還有勞動合同法,都不是問題。

內陸一些城市到東莞"筑巢引鳳"或"引鳳筑巢"熱烈招商,刺激了東莞台商的躁動心態。"我們是1990年率先登陸東莞的一期台商,這幾年,我們在不升級就遷徙的壓力下,估計一期台商中七成已經陸續搬離東莞。"在厚街做女鞋出口的王姓台商表示。

"一般而言,這些傳統企業一般遷往江西、湖南或廣西等地,也有的遷往越南、泰國等地。"據王姓台商稱,伴隨《勞動合同法》施行的刺激,企業關門或外遷趨勢,今年春節前後會迎來高峰。

常平一位擁有數十名員工的台商感嘆,許多中小型台商,畢竟沒有能力說搬就搬。本想來東莞淘金,結果如今就像歷史重演,過去因為臺灣工資高漲來大陸,現在成本增加,又要往內陸西移。這位台商面對走與留的抉擇,顯得很困惑。

"搬遷難道就是最好的選擇?"來清溪鎮資歷最老的台商中華彩玉副總經理王世文說,客戶和衛星工廠都已經形成產業鏈,企業品牌也已經跟東莞連成一氣,一般搬走,客戶習慣到這裡,工廠不見了,還讓人家直覺你倒閉了。

一些通過"先入為主"積累了原始資本的大型台企,則相對佔據了主動優勢。他們更願意把自己東莞以外設廠行動稱做"布局"。"像亞洲光學(號稱世界最大鏡片研磨廠)在六年前就察覺,大陸政府的政策對企業愈來愈嚴格,便預先到中南半島布局,現在這一塊地區的產量已對集團有一定貢獻。"亞洲光學公司董事長賴以仁表示。

但他也分析認為,過去為求發展,地方政府招商是大小通吃、好壞兼收。如今挑精揀肥做法,可能會引發台商再次遷徙潮。眾多接受採訪東莞台商承認,轉型中的東莞乃至中國,企圖通過這一連串保優汰劣的新法規和政策,迫使企業跟上腳步。

儘管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一些大型台企業對是否遷離東莞,還是相當慎重。早在1991年,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巧集集團總裁張漢文就看中了東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當地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到此開辦了富華鞋業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發展,現在的富華已經成為擁有7條生產線、2000名員工,月產量 15萬雙鞋的大廠。

張漢文是堅定的東莞支持者。他稱,自己絕對捨不得搬離東莞。為此,他選擇在傳統的制鞋行業中尋求突破。"富華生產的電工工作鞋絕緣性能一流;野戰鞋非常結實,連釘子都穿不透,而且非常輕便。這些都是應用新技術的成果。"張漢文說。




来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